一、前言
今年是中国对日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从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伊始,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为止,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漫长的殊死奋战,牺牲了无可计数的宝贵生命与财产,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全面战争。
一场战争的胜利,并非全靠船坚炮利的武器优势致成的结果,而是人才、团队、信念、战略、意志、物质等资源的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的综效(Synergy),其中尤以人才为要。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军队建设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最紧缺、最急需的是高素质人才;要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践行者,官兵素质的高低、本领的强弱,不仅关系军队建设质量,更关乎未来战争胜负。官兵综合素质越高,强军兴军的基础就越牢;高素质军事人才越多,打赢未来战争的把握就越大。[2]
本文试图从《孙子兵法》的论述内容探讨军事将领人才的资质标准,现代军事领域需要什么样资质的军事将领人才,国家如何选才、育才、用才?
二、《孙子兵法》论述的五事七计
吾人在探讨《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发现关于竞争战略(天、地、人三才)的论述是核心所在。〈计篇〉中关于“五事七计”的客观条件论述蕴涵着现代军事竞争战略所需要的条件因素。换言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作为战争或军事战略的基础,并用“七计”来做比较,以'达到战争或军事战略目的。
孙子所论述的“五事七计”是以战略规划的程序为立场,亦即战争要胜利,需以“五事”(内在与外在环境资源)为基础,并接受“七计”的条件来检验、比较评估,才能确定我方的优劣势竞争地位。
(一)五事
〈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由于孙子是一位思想深遂的战略家,《孙子兵法》反映出战争的本质及客观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他立足于全局洞察战争的本质。第一句话就把“兵”这件事情提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确立了“兵”的应有地位,这是本质所在。接着就是全面展示综合国力的“五事”,并以后述的“七计”对比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战争条件。
五事是指军事经营管理的五大要素,其内含如下:
1.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这是指国家或军队的经营方向、理念与组织文化,只要合乎道心,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就能得道多助。这是吾人能够掌控的内部主观环境。
2.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这是指时间轴线的变化所产生的自然现象,例如天候、昼夜、阴晴、冬夏、节令。这是吾人无法一手掌控,但是可以克服的客观外部环境。
3.地: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这是指空间轴线的变化所形成的自然现象,例如地形、地势、距离远近、腹地的宽广与辐射范围。这是吾人无法一手掌控,但可以克服的客观外部环境。
4.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是指将帅的资质(Competency),有智慧、诚信、仁爱、勇断、严管。这是吾人能够掌控的内部主观环境。
5.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这是指军队组织架构与编制、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后勤资源与资材运用。这是吾人能够掌控的内部主观环境。如图表1所示。
(图表1) 五事策略关系图
五事策略关系图论述“道、将、法”等内部环境资源,是组织能够掌控的对象,这是人力资源(人)的范畴;同时论述“天、地”等外部环境资源,是组织无法掌控的的对象,这是外界环境(天、地)的范畴,二者共同形成天、人、地的三才之道。其中人(道、将、法)是组织管理的核心。
《尉缭子.战威》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矣。”可见外部环境对象虽然不能完全掌控得住,但是如果组织内部“人和”了,还是能够人定胜天、胜地。
“道、将、法”属于内部环境可控制因素,经由最佳实务操作(Best practices),可塑造出优势的内部环境,“天、地”属于外部环境(战场)不可控制因素,可观察特定环境下的形势,经由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之程序,预测出对我方有利的机会,合于利而行,不合于利而止。
(二)七计
〈计篇〉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共有七计。七计是用深度比较的方式,检验出敌我相关五事项目,才能达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胜知负”的战略规划目的。如图表2所示。
(图表2) 七计分析表
七计分析表所列的比较条件是针对“道、天、地、将、法”进行配对比较,一项一项比较,其中“道、将、法”是内在环境优势与劣势的比较,“天、地”
是外在环境机会与威胁的比较。如图表3所示。
(图表3) 五事的七计比较表
五事项目 |
内部环境 |
外部环境 |
道 |
将 |
法 |
天 |
地 |
检验内容 |
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
智、信、仁、勇、严也。 |
曲制、官道、主用也。 |
阴阳、寒暑、时制也。 |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七计的比较项目 |
主孰有道? |
将孰有能? |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
天地孰得?
|
三、从《孙子兵法》探讨高素质将领人才
(一)为将道心
讲到军事团队,灵魂是“道心”。〈计篇〉揭橥的“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是治国、治军的五事,首论“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就是人民与领导者之间“性相近也”,上下一体,无所隔阂,有共同的语言、想法与共识,才能够“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战争一旦爆开,则多数人死里求生、你死我活,无所不用其极。然至此“道心”境界,心里已存为国捐躯之志,则眼中已无敌,可以临危受命,无所恐惧,此乃将帅道心存焉。
《十一家注孙子.贾林》进一步解释说:“将若以道为心,与人同利共患,则士卒服,自然心与上者同也。”将帅少了“道心”,就如“有形无魂”、行尸走肉般的躯体一样,起不了阵前杀敌的作用。“道心”的基础在于共同文化、信念、思想。
《续资治通鉴‧宋》有一篇文章谈到岳飞事绩,正足以说明“道心”的实践。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伺亲至孝,晨昏定省,伺候有加。同为抗金名将的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秋毫不侵。凡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将领,计策定了然后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问战术,岳飞说:“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综合上述,成功的将领在于实践“道心”的核心价值。军事的目标是「永立于不败之地」,故要先巩固领导者自己,基于一个理想,以一套完整的组织体制,强化内部组织,并掌握外部环境,而组织的最高理想是“道心”,才能作为强化「天、地、将、法」的基盘。
一位在企業負責業務部門的營業主管,因為表現優秀,被拔擢為全國經理,由於換了位置,格局未隨之轉換,在權力加持下,忘掉了本性,不但破壞規矩培養小圈圈,而且私生活糜爛,酒色不拘,此乃違反了自然之道,領導統禦行為也會因此而失序。主管是否具備明是非、反應速、懂計謀、果敢做、現本性、守廉潔、高誠信等條件,乃個人先天上的道心修為,後天上的教化培(二)为将五德
如前所述,治国、治军大事有五事,必须拿“七计”检验比较,才能算出敌我优劣势。其中“将”是五事中的第四位,论述的是核心人才的资质条件。七计中以“将孰有能?”用来检验将领的资质条件。
将领是军队的组织者、指挥者。将领素质的优劣对军队战斗力的强弱至关重要。五事之首为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领的功能正如〈谋攻篇〉所言:“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领有其不可磨灭的角色,但必需具备有五德(五大资质)条件。如图表4所示。
(图表4) 五德(五大资质)条件分析
五德(资质) |
核心意义 |
内涵解释 |
1 |
智 |
足智多谋、智慧才能 |
善于在复杂的利害情况下,不受外务、外事及个人情绪的影响,迅速作出正确的策略判断。
(1)〈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2)〈地形篇〉:“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3)〈虚实篇〉:“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4)〈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5)《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则智,自知则明。”
(6)《尚书》:“知人则哲” |
2 |
信 |
诚信承诺、
信用关系 |
言必信,行必果。对待部属要做好承诺,在正常情况下不要随便朝令夕改,才能做到“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的地步。 |
3 |
仁 |
宽仁关爱、照顾部属 |
能够大功无私,宽仁照顾部属,不以仁为手段却行一己之私。
(1)〈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2)〈地形篇〉:“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
(3)《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4 |
勇 |
勇敢果断、
身先士卒 |
能够掌握时机,适时的决策和行动,勇于改革与创新。但非有勇无谋。
(1)《论语․宪问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5 |
严 |
管理严格、信赏必罚 |
领导一个团队要能够公正严谨,对待部属不能偏爱徇私,一律禀公处理,将帅本身既有威信,士卒也就能够严守纪律。领导者也要严以律己。
(1)《韩非子》:“正赏罚而非仁下。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 |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刘备屈居于新野小城,他心目中只有“光复汉室”的愿景,而没有任何战略。刘备的战略是在“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后才逐渐形成的。后人在评价三国历史时一致评论蜀汉的历史是诸葛亮血汗所写成的一部史书,而刘备父子仅是舞台上的配角。〈作战篇〉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将帅的天职与不可取代的角色,如同天上的“司命星”
,定人死生一样,不仅掌握着人民死生,也掌握着国家的命运。
后人在读他的《出师表》,无不受其念兹在兹,殷殷告诫的伟大情怀所触动,可惜的是他所辅非人,终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然深刻研究“智、信、仁、勇、严”的内涵,诸葛亮的将帅特质跃然纸上,五德流芳,古今典范。
综合上述,我们对五大资质条件,就其在国家、军事上的涵义进行解读。对现代军事是否有所启发?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贞观元年的一段君臣对话:“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唐太宗这句话道出了用人之关键,也道出了当时群贤满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缘由之一。唐太宗所讲的“用人如器”是指用人要有度量,也要有标准。
清朝名诗人—顾嗣协的哲理小诗《杂兴》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无多苛求。”此诗言简意赅,哲理深刻。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或动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因材施用,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的辩证道理。启发军事将领人才不但要善于知己,客观、正确地自我评价,在知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扬长避短。军中领导者用人也是一样,善于知彼,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就是“资质”(Competency)标准,是指领导及部属为了完成任务及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工作动力(Motivation)与行为等。举例而言,领导者需具有优越的沟通技巧,才能够说服部署,交代任务。从事后勤补给工作的人,要能够胜任愉快,完成任务,除了具备后勤资材专业知识,亦需有关注细节的特质,才不会小细节出差错而影响全局。
在实务操作上,一般将资质分为三种,如图表5所示。
(图表5) 资质分析表
名称 |
内涵解释 |
1 |
核心资质
(Core competency) |
是指军队组织的核心价值,上至将帅下至士卒皆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常见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有诚实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创新发展、国家忠诚…等。 |
2 |
专业资质
(Functional competency) |
是指不同专业领域或岗位的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例如海军领域人才,相较于空军领域的特质,其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是有差异的;空军飞行员,相较于炮兵人员,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而将领亦非一步登天,天降英才,其专业资质乃自基层培养而起。 |
3 |
管理资质
(Managerial competency)
|
是指担任领导、管理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只要是领导者,都应该储备这些能力。例如战略规划与组织能力、领导统御(将能而君不御)、绩效创造、团队合作、主动积极、沟通决策能力、引导变革能力、开发培训人才、创新远见、情续管理、多元化能力…等。 |
综合上述,《孙子兵法》的“智、信、仁、勇、严”五德蕴涵在核心资质、专业资质、管理资质里面,这是为将必备的资质条件。军队用将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将能而君不御”,因此“任务、原则、方向、重点”是将领主动积极的管理资质,其余的乃授于全权执行之责。
(三)为将五危
将有五德,也有五危。在〈九变篇〉里点出“将”有五危因素,是指五种性格缺陷,共同点是任性、偏执、走极端、不顾利害。[3]
因为有这么多的性格缺点,就会在“将孰有能”的检验下被比了下来。“将有五危”如图表6所示。
(图表6) 五危因素内容分析
五危因素 |
内涵解释 |
1 |
必死可杀 |
拼死而无谋,易被杀。 |
2 |
必生可虏 |
贪生怕死,但求苟活,易被俘。 |
3 |
忿速可侮 |
急躁易怒,经不起刺激,易莽撞轻进致败。 |
4 |
廉洁可辱 |
过份强调方正(棱角)、干净无污点、过度坚守原则而困住自己,易受侮辱。 |
5 |
爱民可烦 |
不依制度规定去关爱部属,过份溺爱部属且事必躬亲,竟做烂好人而导致烦扰。 |
这是“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咸认为要把五危因素列为不适任领导者的性格缺陷,必要加以淘汰或转化为正面的五安因素,再融入五大资质条件里面。如何转化呢?如图表6所示。
(图表6) 五危转五安因素分析
五危因素 |
转化为五安因素 |
1 |
必死可杀 |
懂得运用头脑智慧,冷静思考对策。 |
2 |
必生可虏 |
勿招惹麻烦,勇敢负起岗位职责,做一位有权又有责的管理者。 |
3 |
忿速可侮 |
克服过渡冲动的情绪反应,适当掌控情绪。 |
4 |
廉洁可辱 |
要有与时俱进、不影响大局的弹性处理方式。 |
5 |
爱民可烦 |
坚守重点管理原则与公私分明的分寸。 |
孙子认为领导者要理性地对待所有的人事物,考虑事情时冷静淡定,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勿因小失大,导致事业危机。〈九地篇〉说:“静以幽,正以治。”领导者要有沈静、稳定、历练的心理资质,处理事情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同时在人格素养与负责心态上要如〈地形篇〉所言:“进不求名,退不必罪”的修为境域。
更重要的,情绪要控制到恰恰好处,〈火攻篇〉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一段话太有智慧了,一个EQ管理能力很差的领导者,必将危及社稷人民福祉,甚至铸成不可挽回的灭国灭家大错。
所以为将者,除了“智、信、仁、勇、严”五德外,还要具备EQ管理能力,亦即情绪管理能力。
历史上,“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其中最发人深省的案例是明朝末年,大将吴三桂为了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闯王李自成部下抢去,愤而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终于导致明朝灭亡,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后果,造成国破家亡,犯下人神共愤、天地不容的千古大错,徒留千古骂名。
古今以来能成就大事大业的,都是情绪管理专家, 有沉淀情绪的控制能力。有人问台湾知名文学家、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李敖天天找你碴,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李敖是台湾文化界名人,政治评论家,素以骂人出名。余光中沉吟片刻,不慌不忙地回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中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妙哉!典型的高EQ管理能力。
《老子.第六十八章》说: “善战者不怒”。《贞观政要.论君道第一》提到大臣魏征向唐太宗上疏曰:“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这明确说明了“情绪管理”是国家或军事领导人的必备条件。
身为领导,能够避免情绪失控,就能因利势导,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毕竟“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此孙子奉劝世人:“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三、高素质军事将领人才的新模式
从孙子智慧,我们体悟出军队的人才需求,将帅有五德,也有五危,但五危可转化为五安。卓越的领导者有五个资质条件,且可避免五个危险性格,构成符合现代军事需求的领导资质,是军队选拔领才的新模式。结合孙子智慧及现代领导统御观念,塑造现代军队卓越人才新模式。如图表7所示。
(图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