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谈剑论道 > 正文
老子军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意义
2014-6-26 来源: 作者:刘 庭 华


    内容提要:一、老子明确提出“不以兵强天下”的和平国防外交方针,反对用战争手段逞强天下,或用于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主张大小国家都要主动谦下,和谐相处;二、老子推崇“不为天下先以退为进”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歙张、弱强、废举、夺予等一系例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军事哲学命题,从而达成柔弱胜刚强的目标。三、毛泽东汲取了老子军事思想的精华,将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确定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保卫新中国的战略方针。四、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注重以防御为主的国防安全观的重要历史渊源内容。
    关键词:老子军事思想  不为天下先   积极防御后发制人
 
   《老子》中专门论述战争、军事问题的章节不多,只有第三十、第三十一、第六十八、第六十九章等, 第三十、三十一章是反映老子的战争观;第六十八、第六十九章则是讲战争指导规律问题。老子的军事思想是都是战略性问题,他总是从国家大战略即国防安全、战争指导的高度来阐述其军事思想的,而且充满了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军事辩证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老子明确提出“不以兵强天下”的和平国防外交方针,反对用战争手段逞强天下,或用于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老子提出,用”道”(即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来辅佐君王,不能以战争手段逞强天下。为什么呢?因为,用战争行为解决争端问题这种手段,很容易得到报应:打仗的军队经过驻扎的地方,荆棘丛生,颗粒无收;大战之后,必定是饥荒之年。因此,真正懂得战争危害的人,达到目的就会停止军事行动,适而可止,决不以军事实力来逞强称霸。取得了作战的胜利,达到目的,也不会自大,不会夸耀,不会骄傲,因为使用战争手段是不得已而用之,没有办法的办法。用战争军事逞强称霸天下,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必然会加速衰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有果而已,勿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
    老子认为,战争是不吉利的事情,应该坚决否定之;战争手段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只要各国都能“不以兵强天下”,就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大同世界。老子说,“战争”这个怪物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是迫不得已才使用它。最好是用平静淡然的态度来对待它,胜利了也不要得意快乐,如果得意快乐,就是表示是以杀人为乐事。凡是以杀人为乐事的,就不可能实现统治天下的目标。因此,喜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之事以右方为上。所以,不专杀的偏将军站在兵车的左边,主杀的上将军站在兵车的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的仪式来看待战争。战争必然会杀人众多,导致重大的人员财产伤亡损失,大家要以悲痛的心情来凭吊它,打了胜仗,大家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纪念它。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左,用兵则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丧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三十一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四十六章》),老子开诚布公并明确无误地表明了自己对待战争的态度,他鲜明地反对春秋列国各贵族领主集团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掠夺战争,他明确地告诉世人:天下有道太平,人们就会驱赶战马去送粪播种;天下无道兵荒马乱,連怀孕生子的战马也要在旷野荒郊准备打战。
   从上述老子关于对战争的看法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老子对当时春秋列国各奴隶主集团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掠夺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带来的种种灾难和痛苦是抱着极大同情心的,因而他是持否定态度的,可谓“春秋无义战”也!
    庄子的基本态度也是反对战争的。他说,如果听任兵争的泛滥,各种贪欲也就会不可收拾;如果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只会导致灭亡(“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庄子·杂篇·列御》。庄子认为,进行杀戮别国士卒人民的战争,兼并别国的土地,只能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和好胜之心,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这又算什么胜利?(“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庄子·杂篇·徐无鬼》。庄子还提出进行战争的最高要求是:即灭亡了别人的国家,却不会失去这个国家的民心,并能使圣人的恩泽留传千秋万代(“故圣人用兵,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内篇·大宗师》
  “一将成名万骨朽”,战争是大规模的流血、死亡的残酷暴力行为,对社会的秩序、财富造成巨大破坏。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战争,也能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如先秦战国时期的七强兼并战争,如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参战兵力动辄数十万之多,杀伤损耗因青铜兵器的改进和铁兵器的使用而增加,常见的一次作战即斩杀数万、十万以上;持续时间累月经年,甚至长达3~5年,使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如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公元前293年)大战,秦国大将白起指挥秦军斩杀韩、魏军24万余人;公元前262年的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秦国大将白起与赵国大将赵括对手过招,使只会誇誇其谈的赵括全军复灭,最后,白起坑杀赵军降卒45万余人。
    进入热兵器和机械化作战时代后,战争对人口、财产和社会的破坏呈几何级数字增加,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被卷入的国家和地区有84个,人口约2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人口伤亡1亿零533万余人。其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以上,苏联伤亡2700万人余人,美国伤亡1,066,938人,英国伤亡1,233,796人,德国伤亡9,900,000人,日本伤亡6,463,957人。特别是原子核武器对人员、财产、建筑等破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二战前夕,由于日本军国主义领导集团公开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执意拒降和负隅顽抗,美国被迫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使两个城市遭到空前灾难。当日,广岛市民死亡78,150人,伤51,408人;长崎居民死亡2375人,伤43,020人,从而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发动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及其首要战犯三元凶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曾几何时,在20世纪30~40年代中不可一世,图谋以战争逞强天下,企图称霸世界,但终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因违反了老子所说的“道”,而加速了其灭亡。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二、老子主张大小国家都要主动谦下,和谐相处
  老子认为,建立和谐世界的前提,首先是要不以兵强天下”,其次,大小国家都要相互“宜为下”(即谦下), 特别是大国对待小国更要主动“谦下”,这样处理国际关系,就能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他说:大国好比居于江河的下流,好比物类的雌性,它是天下众水的汇流处。雌性常常能以沉静战胜雄性,因为她很沉静,所以情愿屈居下位。大国对于小国谦下,就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谦下,就能被大国信任。所以,有的以谦下取得信任,有的以谦下而被信任。因此,做大国的不要过分要求领导小国;做小国的,不要过分要求依附顺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做大国的就理应表示谦下(“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老子·六十一章》
    这里,老子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互相“宜为下”(谦下)。牝,雌也,处下则静,意为谦。谦,谦和、谦逊、谦虚之意,即尊重别人、下级等。下,下位、下流,与上对立之。上、下是一对矛盾,上位乃处于领导的位置,下位乃处于被领导的位置。处于下位的事物,如果不是自然而然地上升到上位的位置,硬要与上位的事物去争斗,而处于上位的事物又不愿意主动让出上位的领导的位置。那么,上、下的事物就必然会变成敌我矛盾,争斗就会不断。所以,老子提出,大小国家都要相互“谦下”。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要实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从而实现各国和平共处的和谐宁静状态。
    据史书记载,在西周春秋初期,所有小国都对晋、楚两个大国表示威服,而晋、楚两个大国则对所有小国相当“慈和”,所以当时天下是“慈和后安靖”,显然是一片太平和谐的现象。因此,《左传.襄公》三十年记郑大夫子皮对子产说:“国无小,小能事大,国乃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子认为,建立和谐世界的难点:关健是大国,即如《老子·六十一章》所言:“大邦之于小邦,则取于小邦,……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则大者为宜”。大国人多地广,物产丰富,兵强马壮,容易产生“以兵强天下”的心理和行为,即容易犯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问题,如扩大领土、侵犯和掠夺别国资源等,这势必会遭到小国的反抗和抵制,从而引发武力冲突,战争不断。
    老子关于“谦下”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的思想,时至今日仍有重大的历史借鉴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虽然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仍然很不太平,很不安宁,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用高科技信息化战争手段,到处干预别国内政,推销其价值观,反对世界多元文化;或为谋取石油资源,大打出手,从而导致世界战乱不断,使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困难重重。2003年3月20日~4月14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侵略战争。美国发动侵略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产物。美国以所谓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其真正的目的有三:一是要彻底根除伊斯兰世界极端势力对美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二是要通过对伊拉克的“民主”改造推动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西化”;三是要控制石油资源以便长期维持自身的霸主地位。正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兵强天下”,而导致世界的动荡不安,战火不断。
    当前,世界面临局部战争(包括反恐战争)、气侯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动荡等众多世界性难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大小国家用相互“谦下”的心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进而达到“和谐“世界的理想状态。庆幸的是,“和谐”观念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同,特别是潘基文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来,他在2008年的数次演讲中,都谈到“和谐”,可以说,他是“和谐”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努力推动者;2011年6月16日,潘基文得知自己可以连任第二届联合国秘书长后,发表感言时引用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以表达自己要像“天道”一样,利万物,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利益的高尚领导者。2008年9月上任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在阐述她的工作理念时,声称要把打造“和谐人权文化”作为目标。10月6日是世界人居日,联合国人居署把2008年活动的主题定为“和谐城市”。这说明,一方面,各国有识之士从亲身体会到对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受到“不以兵强天下”的和谐思想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可见,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价值意义。
    三、老子的“不为天下先”与毛泽东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方针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回答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三次反共高潮军事磨擦的经验谈话中,风趣地总结了三条,他说:第一条出自《老子》“不为天下先”,就是要后发制人,不先发制人。第二条出自《左传》“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你打边区,我们就退几十里再说。第三条出自《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做就有理、有利、有节。在毛泽东看来,老子的“不为天下先”,其本意就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同一意义,两种说法而已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后发制人确定为保卫祖国安全,巩固国防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首要原则。1955年4月,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而应后发制人。可以说,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贯穿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建国后反侵略作战的整个历史过程。无疑,毛泽东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从《老子》中汲取了丰富的智慧养料。
   “不为天下先”,是老子“柔弱胜刚强”辩证法思维在战争指导上进行理论探索提出的命题,是老子的三件法宝(慈爱、节俭、不为天下先)之一,具有军事哲学的重要意义。老子说,他有三件法宝,掌握并珍惜它们:一是柔慈,二是节俭,三是不先天下人所为。柔慈 ,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扩大;不先天下人所为;所以能成为天下人的首领。现在,如果抛弃柔慈谈勇敢,抛弃节俭谈扩大,抛弃退让谈领先,那必定陷入死路一条(“我恒有三宝,恃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则必死矣!《老子.六十七章》”)
老子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治国平天下理论,提出了“不为天下先”,以退为进的后发制人军事战略。老子认为:
    第一,实行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首先是政治上“有理”,属于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不首先发动战争,战略上不打第一枪,有利于争取民心,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支持战争,民心所向,决定战争的走向。
    第二,从战役战术上讲,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方针,有利发现侵略之敌的企图、兵力部署等,以便待机歼敌;或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卑待骄,以静待躁,进而击敌。
    第三,有利于处于“哀兵”地位,被侵略的一方,可以借机激发士兵反侵略战争的悲愤杀敌决心和信心。老子说:“古之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持,则哀者胜矣。”(《老子·六十九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兵家曾说,我不敢首先采取进攻行动挑起战争,而是不得已而应战,采取守势防御;我不敢冒然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样,我则可以从容对付敌人,进攻敌人的部署态势要部署得像进攻态势一样,采取行军布阵像没有行军布阵一样,奋臂搏杀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手持兵器像没有兵器可持一样。祸害莫大于轻敌,即轻敌必败;为什么呢?因为轻敌,就丧失了我的三件法宝。两军相持兵力相当,哀兵常胜。
    与此同时,老子还提出了“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的具体斗争策略和方法,老子强调,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敌情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柔弱胜刚强”的具体斗争策略和方法:“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将予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三十六章》)。这就是说,你想要收缩它,必先暂时扩张它;你想要削弱它,必先暂时扩加强它;你想要废弃它,必先扩暂时抬举它;你想要夺取它,必先扩暂时给予它。这可以说是小小而微妙的谋略。柔能胜刚,弱能胜强。鱼不能脱离水深的地方,国家的重要机密不能随便公开,要保守机密。鱼离开了水深的地方,就失去了其生机,面临生命危险。国家的重要机密泄露出去了,则会丧失其优势,国家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当今,个别超级大国要求别的国家所谓要“军事透明”,这完全是强权政治,请问它自己的军事透明了吗?弱者之国更不能上当,听从了它们的“透明”,就意味着亡军的危险。
    老子提出的歙张、弱强、废举、夺予等命题,其本质还是阐发柔弱能胜刚强的思想,它集中体现了老子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老子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等一切事物对立统一,相互相成,相互转化的发展规律。它告诉人们,弱小者要战胜强大者,不能与其正面进行对抗,应该运用“物极必反”手段原则,促使强大者走向极端而衰亡;或采取迂回曲折的途径创造条件,推动强大者向极端方向发展。这样,强大者一方势必会走向自己的反面,由原来的强大变成后来的衰弱而败亡。老子阐发的这一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精华。在国际关系、外交战线、军事领域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欲取先予”的典型范例是晋献公向虞国送千里马和美玉,顺路先后灭虞国、虢国。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晋献公为了灭掉相邻的两个小国:虞国、虢国,怕它们联合起来反对,便先后采用“将欲取之,必将予之”的军事策略。他先派大夫荀息把晋国出产的千里马和美玉送给虞国国君,以此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虞国国君不听大夫宫之奇的劝阻,接受了这些礼物,让晋国军队路过。很快,晋国灭了虢国。晋军得胜返回时,顺路又把虞国灭掉了,并把千里马和美玉一并收了回来。
    今天,在一极多强的国际战略格局中,如何运用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辩证法思想及其原则,与企图削弱中国崛起的霸权主义作斗争,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四、老子提出实行“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军事战略的重要一环,应该选拔具备不逞强、不激怒、不硬拚和谦虚团结人的优秀将帅 
    好的军事战略方针,要靠优秀的指挥员来执行和完成,将贤则国安。老子提出,用兵打仗要善谋而胜,不要正面对抗硬拼。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这就是说,高明的将帅(善于带兵)不逞强武勇,善于用兵的将帅不容易被敌人激怒,善于胜敌的将帅不跟敌人硬拚,善于用人的将帅总是对人非常谦下。这就叫做不与人相争的美德,叫做善于利用别人之力,这是符合“天道”的自古以来的准则。
    五、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战略策略对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的影响
    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是老子竭力推崇并阐明的一条重要的军事辩证法原则,老子认为,它是实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由于它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发展规律,所以,它给弱小者战胜强大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春秋末期的的越国大夫范蠡赞赏并推崇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在五湖之战中,面对强大吴国军队的多次挑战,他仍坚持避敌锋芒,以逸待劳,始终不轻易与吴军交战,他说:“今其来也,刚强而力疾”,最后待吴军疲惫之时,越军适时发起进攻,大胜吴军。西汉名著《黄石公三略》在继承老子柔弱胜刚强思想的基础上,对柔与刚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并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辩证军事思想。《上略》云:“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弱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这就是说,柔的能够制服刚的,弱的能够制服强的。……有时需要设置柔的态势,有时又需要设置刚的态势;有时需要装扮成弱的态势,有时则需要施行强硬的态势。这四个方面要相机兼顾,根据敌情的变化,适时而巧妙地运用。既能用柔又善于用刚,国家就充满光明;既能用示弱又善于用强,国家就愈加昌盛;如果纯粹用柔单纯用弱,国家一定会削弱;纯粹用刚单纯用强,到处称王称霸,国家迟早会走向衰亡。《上略》关于柔刚、弱强的阐述,充满了军事辩证法的哲学光辉,它对治国安邦及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上略》关于柔刚、弱强的观点,完全正确。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领导了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起创建人民军队起,到1947年下半年人民军队以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向国民党军实行战略进攻(中国革命战争的转折点),迫使国民党军在战略上转为被动守势前的20多年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都是处于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及内线防御的态势。因此,弱小的人民军队如何战胜强大的蒋介石国民党军队、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军,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生死存亡问题。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在指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时,用马列主义观点批判地汲取了《老子》中“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提出了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军事战略问题时,就明确提出:“反对单纯防御,执行积极防御。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41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国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运用老子“将欲夺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思想,阐明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运用“诱敌深入”作战方针,打破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1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海伦·斯诺曾说:“毛主义是一种方法”。毛泽东最重视方法问题了,毛泽东汲取老子“不为天下先”,以退为进的军事思想,提出了后发制人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都是属于战略层次的,是一代大师的雄韬伟略,不管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都运用得出神入化,总是取得战略战役上的主动权。
    后发制人的战争指导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原则,也是华夏民族祖先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注重以防御为主的国防安全观的重要历史渊源内容。《周易·师》卦辞说:“师:贞,丈人吉,无咎”。师,即军旅之名。贞,即正,正道,是说打仗的目的要正确,换一句话说,就是要坚持正义战争。丈人,即将帅,德才优秀者。《周易》的作者认为,兴师打仗,首先要把握战争的性质和将帅人选的确定,只要坚持正义战争,又有优秀将帅的指挥,就能取得胜利,就不会有过错。同时,坚持正义战争,决不首先发动战争,而应后发制人。《周易·坎·彖传》说:“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这就是说,对待战争要以正义之道,即“以刚中”才能征服人心,利用山川丘陵的天然屏障抵抗外敌的入侵,能保卫国家安全。这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持正义战争,注重积极防御的战争观和军事思想。

打印】 【关闭

 热点推荐
 热点导读
· 传世版的孙子兵法与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不同
· 孙子兵法奇正观之“奇”思妙想
· 浅论《孙子兵法》作战原则对武警部队遂行任
· 从孙子兵法探讨竞争策略
· 简论军事理论家孙子学说的思想价值
· 我是老板我做主——对《计篇》中一句话的理
· 略论《孙子兵法.计篇》与《道德经》的内在
· 对《孙子兵法》汉简“[□□□□]□率师
 相关信息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
· 简论《易传》与孙子兵法的关系
· 以“师卦”为例试论《易经》与《孙子兵法》
· 《易经》中的兵学思想
· 《易经》对《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
· 易经、兵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 《周易》师卦的智慧及其对《孙子兵法》的影
· 知机应变,能以众正──以易演兵的理论与实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