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孙子兵法
——谈谈艺术兵学作品《孙子兵法井田阵》的创作
范信琼 邓 斌
(一)
2011年11月,经过我们多年的磨砺与奋斗,《孙子兵法井田阵》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作家、文艺批评家、文化学者黄伟宗夸赞道:“这样一本广东原创的国粹文化新书,一本独具特色的‘文载武道’的好书,一本读后难以忘怀的书。”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赵承凤将军读后称其为“当之无愧的兵学奇葩。”它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全 套汉字系列阵图演绎孙子兵学经典,以一幅脉络图谱剖析全书结构,用一组我军真实战史诠释兵法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兵学旷世奇书。
《孙子兵法井田阵》是多年来我们研究汉字布阵的延续。汉字布阵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布局艺术,依据方块汉字可以纵横构词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则,将有关的内容和文字以最合理简练的结构和符合美学图形的方式重新组合,如其中把相同的字合并,从而组成一个个中国印式美轮美奂的阵图。我们从字、词组合研究开始,先后完成《成语连环八百阵》、《大型砖刻唐诗布阵》、《三十六计井田阵》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获三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出版字帖和个性化邮票,获过国际龙文化金奖一等奖,被媒体赞誉为“汉字布阵奇人”。在完成《三十六计井田阵》以后,我们突发奇想:国学经典是否也能通过布阵改编呢?于是,我们在细细研读《孙子兵法》原著的同时,翻阅参考许多有关的著作,一番集思探讨,结论是肯定的。我们本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再创作:
其一,再创作的前提是尊重原著。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博大精深,流传百世,就原著本身,研究者一代接一代,确实做到生命不息,求索不止,而且各抒己见的作品屡见不鲜。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我们的研究成果仅仅表达自己对原著的悟道与理解。
其二,再创作初衷之一在于普及。《孙子兵法》因为文言文的表述而显得深奥,因为宏篇巨著多而显得神秘,因为是国学文化,一般人望而生畏,因为误解为纯粹的兵学作品而与己无关,种种原因,如此一部伟大的作品普及有相当的难度,更不用说深入平常百姓家。就说兵学文化,笔者其中一位是军队干部,10多年的军营生涯,也没曾涉猎。
再创作初衷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学习原著的有效方法和新途径。《孙子兵法》的思想、智慧超人,作用无以伦比,从晓示国事战略到国防教育、治军打仗,以及商战运作到处世做人,如此一部国粹精华自古至今,人人都应该研读、掌握、运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读书也在讲求方法,寻找捷径。我们的作品正是适应人们这种心理需要。
综合上述,再创作初衷之三就是采用艺术加文化的创意,完成一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文化艺术作品,寓教于乐,让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学习领会国粹文化。
(二)
初衷的实现不仅要靠不畏艰苦的辛劳,更重要的要靠灵感、能力、经验、集体智慧和团队的协作。值得推介的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它如同给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开拓了研究的方向。
系统论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呢?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其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孙子兵法井田阵》就是在系统论指导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结合深入研究之下完成的。总的思路是把《孙子兵法》当作一个系统,分析其篇章结构特点,寻找其中的有机联系,形成一幅脉络图谱统览全书;归纳提炼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对基本观点进行独具匠心的艺术加工,形成48个阵图,配以精要的文字阐释和以我军真实战例进行诠释。
首先,研究着眼于全书。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也是系统论第一个基本特点。传统研究问题和思维方式,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要素,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的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缺陷在于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复杂的问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了。我们认为,思路决定作品的魅力和成功。作者构思一部作品,无论数百字的短文,还是厚厚的“大部头”,都有自己的思路。思路贯穿到作品的始终,其差别在于有的作品作者的思路明朗,一目了然;有的作品作者的思路比较隐晦,需要细细剖析。把握了作品的思路,犹如抓住了作品的脉络,抓住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作品的思路分析,必须从宏观上、从整体上,也就是对全书进行分析,当作一个系统研究。既然《孙子兵法》是一部完整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孙子著兵法13篇,一定有他的构想,一定是按照特定逻辑关系和规律来布局谋篇。什么特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律呢?我们分析认为,孙子著兵书,目的是指导战争。毫无疑义,就是按战争规律布局谋篇。因为战争爆发,有一个策划、部署、发生、发展、决战、结束的必然发展过程。仔细分析全书的安排,用战争序列来统筹,我们刻意地给兵法13篇作这样安排:战略序列包含计篇、作战篇共2篇;临战序列包含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共5篇;作战序列包含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共3篇;纵深序列有九地篇1篇;特殊谋略序列包含火攻篇、用间篇2篇。用5个战争序列把13篇有机联系起来,每一篇的主题都是该序列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托、相互联系。这一来,一个完整的孙子兵法系统和盘托出。在整体统览下,如同一张张开的网,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纲举目张。由此,犹如工程施工总图、族谱、鱼骨天线般的一幅脉络图谱首创成功,一部伟大的中国古代兵书一览无余。
其次,研究着眼于篇章结构。系统论第二个特点就是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述分析表明,兵法13篇是按战争进程布局谋篇,依据递进式或叫纵向式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的。至于具体的每一篇,其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都非常精彩。以首篇《计篇》为例,首篇是概述篇,统览全书,阐述战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从战争的重要性提出重视谋略的问题,阐述谋划要从“五事七计”着手,因为用兵之术是诡诈之术,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强调“庙算”。全篇三个层次,三个要点,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又如第三篇《谋攻篇》,全篇围绕“全胜”这个中心展开,先提出全胜的观点和解释全胜的内涵,接着阐述如何达到全胜,强调要实施上策,以谋略去夺取全胜。一旦需要战争解决问题时,就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接着提出判断是否全胜的条件,末了,下个知彼知己,夺取全胜的结论。五个层次,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很有逻辑性,结论水到渠成,非常有说服力。再如比较抽象的第五篇《势篇》,回答“势”是什么和如何“造势”问题。前者用了四个比喻说明“势”是由物质运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后者没有正面回答造势,而是从军队编制、管理、纪律方面,通过阐述奇正、虚实两个战术运用原则,提出“择人而任势”的观点,说明“任势”最重要是“择人”的道理,还通过阐述“势险”、“节短”的命题和乱与治、勇与怯、弱与强的关系,说明要选择那些“善动敌者”、“善战者”和会造势的指挥员,才能更好地“任势”。全篇归纳为“一中心两个层次”,围绕“势”这个中心,阐述诸多内容来回答什么是“势”和如何造势问题。两个层次,散文结构,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味。篇章如此严密的结构,展示了孙子缜密的思维和深邃的思想。
再次,研究着眼于基本观点。系统论要求优化观点看问题。我们没有刻意地在微观即具体的谋略方面下气力,而是着重综合归纳每篇围绕主题的基本论点和论据,也就是致力于观点的优化。我们通过反复精读、联系对比、分析琢磨,呕心沥血般提炼了囊括孙子兵法精要的40多个基本观点,以及阐释说明基本观点的方方面面论据。如,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临战前的谋划。在5个战争序列中,临战前的谋划是最重要的,包含的篇数(5篇)最多,基本观点也最多(17个),其中,谋攻篇就占了6个,是13篇里基本观点最多的一篇之一。在这一篇里,其中“必以全争于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观点,非常经典地揭示了战争的规律,是战争谋略的至高境界。又如,在第八篇的九变篇与第十一篇的九地篇里,也许有人觉得阐述地形的观点有重复。其实,它们所处的战争序列不一样,前者处在作战序列,后者处于纵深序列,这种重复是必要的。处敌纵深的情况与其他情况不一样,谋略也不同,这一篇包含“九地”、用兵的指挥艺术、“为客之道”、“将军之道”、进入敌国应对之策、“霸王之兵”6个基本观点,也是全书基本观点最多的一篇之一。40多个基本观点,成就了《孙子兵法井田阵》48个阵图的主心骨。
(三)
系统论是新兴的学科,系统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的《孙子兵法井田阵》,给读者带来如下好处:
第一、有助于读者比较深刻地领会兵法的根本思想和核心实质。许多人认为,兵法既然是一部兵书,说的是打仗事儿,就是为战争服务的。确实,作为“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规律、特点、谋略,指导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包括现代战争。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孙子的战争观直至第十二篇末才清晰地坦述。若是局部的、只言片语的研究,难以挖掘出来的。在这篇里,孙子毫不犹豫地忠告国君和将帅:“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把这些话作为安国全军之道。不能意气用事发动战争,因为战争是要死人的,劳民伤财,导致国力衰竭而亡国。人死了不能重生,国亡了不能重建。要通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办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战争一旦不可避免时,必须确立全胜的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利用地形,虚实结合,甚至不惜用间、火攻各种谋略,不打则以,一打必胜。可见,孙子的战争观就是慎战,最好是不战。国家富强最重要,样样都比别人强大、先进,别人畏惧于你,甚至屈从于你,降服于你。对我们国家来说,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有效的外交等手段,缓和战争的紧张局势,解决有关的争纷问题,争取多一点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不是软弱可欺,而是明智之举,战略、策略的需要。当然,在必须使用武力保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情况下,也要亮剑扬我军威。这就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综观全书,有5处强调“不可不察”的观点,一处是开篇提出战争事关重大不可不察;第二处是第八篇九变篇阐述事关将帅的性格不可不察;第三、四处是第十篇地形篇说到将帅责任不可不察;第五处是第十一篇九地篇阐述“将军之事”不可不察。5处中,有4处都是讲将帅的。孙子何等重视将帅问题!《孙子兵法》明为兵道,实为将帅之道。
第二,有助于调动和提高读者读书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和提高?一方面,作品必须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传播渠道广泛,人们的期望值提高了,读书方面趋于实用化,希望有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学得会,记得住,能掌握,懂运用。另方面,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增强吸引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读纯文字的作品,遇到难理解的文字时,容易使人造成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产生自我抑制而难以阅读下去。按系统论方法完成的《孙子兵法井田阵》是史上第一套大型兵法文字阵图,集兵法的精粹融于艺术布阵的表现形式之中,一方方文字阵图如一个个鲜红的印章点缀,新鲜、新颖、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通过欣赏精美的艺术阵图和品尝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说服力强的诠释,寓读书于快乐之中。这样去读书,自然越读越兴奋,越有兴趣了。正如本文前面专家评述:“一本独具特色的‘文载武道’的好书,一本读后难以忘怀的书。”
第三,有助于强化记忆和兵学的普及运用。运用自如来自于记忆,记忆则要讲求方法。运用系统论研究兵法,一改过去刻板的机械记忆方法,代之以形象记忆和系统记忆两大记忆方法。心理学识记理论告诉我们,要记住任何东西,赋予实物的形象,印象最深;在理解基础上,赋予事物完整的系统,有了系统等于抓住了记忆规律,要素、观点所有都忘不了。《孙子兵法井田阵》融这两大记忆方法于其中。当你运用形象记忆法阅看某一个阵图时,理解有关的文字,该阵图的形象自觉不自觉地刻画在脑子里,久久不容易抹去;当你展开《孙子兵法井田阵脉络图谱》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孙子兵法13篇和40多个乃至更多的基本观点,原来全都统筹在5个战争序列中,那几篇属于那一个序列,那一篇包含那几个基本观点,那个基本观点又有那些说明或阐释的谋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同一个严谨的教学大纲。实践证明,系统记忆法是对传统的记忆方法的突破,记忆效果前所未有的好,值得尝试。好记性,就为普及和运用兵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有助于系统地开发兵学文化产品,让中华兵学文化走向世界。《孙子兵法井田阵》是一本难得的兵学教材,作为教科书,容易普及到有关军校、兵学研究团体,乃至平常百姓家。利用这一教材举办有关学习班,组织沙龙,有利于深入研讨和传播兵学文化。在网上举办《孙子兵法井田阵》大型的网络展览,在孙子的故居和发祥地、有关的景区,以及军营等场所,建造艺术长廊、文化壁,铸造大型青铜鼎,有利于扩大宣传力度。组织书法名家书写《孙子兵法井田阵》,组织名家篆刻《孙子兵法井田阵》48阵图,举办书法、篆刻展览,出版书法大典、篆刻大典字帖,制作长卷、折叠本、明信片、篆刻、书法体邮票、扑克牌、陶瓷挂壁、卷轴挂壁、折叠屏风等,系列性开发高级兵学文化艺术品,价值不可估量。还可出版繁体版、外文版,让孙子兵法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