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一、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年齊國樂安人,在18歲時,不願糾纏齊國內亂,便離開齊國到了吳國。公元前306年,率3萬人伐楚,大敗楚軍20萬人。
二、《孫子兵法》成書背景,是齊國兵學文化與兵學傳統的果實,是長期戰爭孕育的結果。
三、《孫子兵法》雖然短短十三篇,共約五千餘字,但內容卻博大精深,從戰略的高度揭示了戰爭的一般規律,貫穿著軍事哲理的思考,在中國軍事史上和戰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孫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先知原理,計畫原理,自然原理,求己原理,全存原理,主動原理,利動原理,迅速原理,秘密原理,變化原理。
五、後人之所以稱《孫子兵法》為武經冠冕,是因為它蘊含了大量的軍事戰略精華和戰爭思想。同時還含有哲學思想、心理思想、和文化性,因此它能流傳許久而不衰。
六、始計用間二篇,為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之綱領,軍旅之事,件件不可外之矣。作戰謀攻可通讀,形勢虛實一串也,九變行軍一貫也,地形九地一意也,火攻附水攻也。始計用間在首尾,全篇自有率然之勢。
壹、孫子之生平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年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或說廣饒縣)人,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大約與孔子同時,孫子生長在貴族家庭,其曾祖、祖父孫書、父親孫凭均為齊國名將,孫武出生的時候,它們希望能夠為國家繼承和發揚將門武業,報效國家,所以取名為「武」。孫武出生後
,齊國內亂不止,這對少年的孫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自幼喜歡研究兵法,頗有心得。在孫子18歲的時候,他不願糾纏其中,便離開齊國到了吳國。
孫子在吳國避隱深居,潛心研究兵法,作成兵法十三篇
。此時吳王為圖霸業,急需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才,伍子胥便向吳王推荐孫子,稱他「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誠得此人為將,雖天下莫敵,何論楚哉!」
[1]後來孫子將兵法十三篇呈獻給吳王,吳王看後贊不絕口。
公元前306年,吳國以孫子、伍子胥為將,率三萬精兵
,出兵伐楚。孫子採取「迂迴奔襲,出奇制勝」的戰法,溯淮河西上,迅速通過楚國北部大隧、直轅、冥隘三關險隘(均在今河南信陽南),直插楚國縱深,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境內)重創楚軍。接著五戰五勝,一舉攻略楚國國都郢。楚昭王棄城倉皇南逃。「柏舉之戰」後,楚國元氣大傷,漸漸走向衰落。吳國則聲威大震,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柏舉之戰」也因為吳國以三萬之師大敗二十萬楚國軍隊而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司馬遷認為吳國在軍事上的輝煌勝利,是同孫子分不開的,他指出「(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2]
孫子最終的命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史學家們猜測,孫子可能歸隱山林,從此遠離各種爭鬥。也有人認為,孫子是在伍子胥被吳王殺害以後才歸隱,他留下的《孫子兵法》總結了春秋時期各國戰爭的豐富經驗,概括了戰略戰術的一般規律,體現了孫子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對中國軍事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貳、《孫子兵法》成書背景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其發生之原因,《孫子兵法》亦不例外,它的成書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有著緊密的關係。
一、《孫子兵法》是齊國兵學文化與兵學傳統的果實
齊的的土著居民為東夷人,東夷人以尚武善戰著稱,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姜子牙于齊,齊國崇尚兵學,並享有代替周天子征伐有罪諸侯的特權。為了能夠制伏其他諸侯,齊國必須不斷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這也使得齊國尚兵的氣氛更加濃厚。此外,在兵學盛行的氛圍之下,齊國產生了許多傳世的兵學名著,如《太公陰謀》、《太公金匱》、《太公兵法》、《管子》、《司馬穰苴兵法》等,所以齊國尚兵的傳統和豐富的兵學文化為《孫子兵法》的產生堤供了基礎。
二、《孫子兵法》是長期戰爭孕育的結果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戰況頻繁,據記載在這一時期的242年終,大的軍事行動就發生過483次
[3]。同時期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以及與戰爭有密切相關的朝貢、盟會等政治活動
,構成了春秋時期的戰爭景象。
在整個春秋時期中,諸侯兼併與大國爭霸的戰爭占據主導地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周王室由盛轉弱,一些大的諸侯國為了增強國力,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嚴重威脅了東周王室的統治地位。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在這一時期,齊、宋、晉、秦、楚等強大的諸侯國先後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到了春秋後期,北方各諸侯國之間的戰亂日漸平靜,南方吳、越兩國的實力不斷增強,稱霸中原的野心也漸漸滋長。
在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和稱霸戰爭中,大量的名將脫穎而出,他們醉心于兵法韜略,積極研究軍事理論,《孫子兵法》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軍事理論著作。
叁、《孫子兵法》在國內、外的影響
一、《孫子兵法》在國內的影響
《孫子兵法》雖然短短十三篇,共約五千餘字,但內容卻博大精深,從戰略的高度揭示了戰爭的一般規律,貫穿著軍事哲理的思考,在中國軍事史上和戰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早在戰國時代,《孫子兵法》就已廣為流傳,據記載「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有之。」
[4]在漢代,《孫子兵法》被定為官兵的教科書,隋唐稱之為「兵經」,明朝茅元僅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
[5]如此高度的評價道出了《孫子兵法》幾千年來在我國軍事學術上的作用和地位。
《吳子》、《孫臏兵法》、《尉繚子》、《潛夫論》、《鶡冠子》等軍事著作中都曾引《孫子兵法》中的文句,至於唐代的《李衛公問對》、宋代的《虎衿經》和《百戰奇法》、明代的《登壇必究》,更是以全書或某一篇章發揮《孫子兵法》的思想來樹立自己的學術論點。
歷史上有很多軍事家直接以《孫子兵法》來指導戰爭,據《史記》記載,孫臏、趙奢、韓信、英布等名將都曾將《孫子兵法》的思想融於戰爭。後世對於《孫子兵法》的學習十分廣泛,秦末,項梁曾教項羽學習《孫子兵法》,漢初,武帝曾打算以之教霍去病,到了三國時代,曹操首先注解《孫子兵法》,之後便涌出大量的注家,對《孫子兵法》的流傳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孫子兵法》久負盛譽,歷來被尊為兵經,後人對之贊譽不絕,司馬遷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宋朝郯厚說:「孫子十三篇,不惟武人之根本,文士亦當盡心焉,其詞約而縟,易而深,暢而可用。《論語》、《易》、《大》
、《傳》之流,孟、荀、揚著書皆不及也。以正合,以奇勝,非善也;正變為奇,奇變為正,非善之善也,即奇為正,即正為奇,善之善也。」
[6]
二、《孫子兵法》在國外的聲譽
與號稱古希臘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長征記》、羅馬軍事理論家弗龍廷的《謀略例說》、書格蒂馬斯的《軍事簡述》相比,《孫子兵法》不僅成書時間更早,學術性更強,而且有其獨特的理想理論體系。
早在唐代,《孫子兵法》就由到中國留學的吉備真備介紹到日本,距今已經1200多年,後來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相繼翻譯了《孫子兵法》,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不同譯本。
《孫子兵法》傳到國外之後,對世界各國軍事學術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受到各國軍事家的高度贊譽。日本戰國時代(15世紀末—16世紀70年代)的著名武將武田信玄對《孫子兵法》崇拜有加,他甚至將書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7]四句話寫在軍旗上。日本著名古代兵書《甲陽車鑒》、《信玄全集》、《兵法記》、《兵法秘傳》等,考其主要思想的源流,均出自《孫子兵法》。
德皇威廉二世在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偶然看到《孫子兵法》,當他讀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8]這段話時,不由得感嘆,「若能早20年讀到《孫子兵法》,就不會遭受亡國之痛了。」
外國軍事將領以《孫子兵法》為指導取得戰爭勝利的戰利不勝枚舉,在陸奧戰役中,日本八幡太郎看見群鳥亂飛,想起了《孫子兵法》中「鳥起者,伏也」的記載,他斷定敵軍設有伏兵,馬上改變作戰計畫,脫離了危險。在日俄戰爭中,日本聯合海軍總司令東鄉平八郎除了《孫子兵法》,未帶任何其他典籍,戰爭勝利後,他用《孫子兵法》中的「以佚待勞,以飽待飢」來總結戰勝俄軍的道理。
即使在世界史上,孫子也稱得上是獨具鮮明特色的軍事家,其著有《孫子兵法》堪稱軍事學術上的一朵奇葩。
《孫子兵法》已被翻譯成英、俄、德、日等20多種語言文字,全世界有數千種關於《孫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國家的軍事學校把它列為教材,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都曾研究過《孫子兵法》,惜鑒其軍事思想以指導戰。
肆、《孫子兵法》的基本原理
我們研究某種學說或某種著作,最重要的是尋找出它的基本原理,或跟本思想。孫子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呢?《孫子兵法》十三篇僅僅有六千餘字,而近時日本人作現代化的研究,竟達數十種,約數百萬言。其對軍事理論的基本原理纏述很總之多,經解剖《孫子兵法》的結果,主要的可分為十大原理,即一、先知原理,二、計畫原理,三、自然原理,四、求己原理,五、全存原理,六、主動原理,七、利動原理,八、迅速原理,九、秘密原理,十、變化原理。現將其略述如下:
一、 先知原理:這是說在未戰之先,必須知道己彼天地的各種情況,以決定計劃行動,方可取勝,其論據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敗;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9]又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10]但是怎樣才會達到「知」的目的呢?這固須「經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11]與「較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12]而其主要的知彼方法,則為使用間諜。「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死間、有生間。……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13]
二、計劃原理:是說明在未戰之先,必須定下周密的作戰計劃,然計劃生於先知,前已言之。因為作戰計劃的良否,即周密或疏失,對於全般戰役,既有至大關係,且當決乎勝敗之事。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14]又說:「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15]有說:「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16]又說:「践墨隨敵,以決戰事。」
[17]這不是一些明確的論據嗎?
三、自然原理:孫子兵法這原理,是淵源於老子,他主張戰爭及戰鬥須因自然的情勢而實施,才有勝利的可能,且易於勝利,而反對人為的勉強戰爭及戰鬥,認為這樣必致失敗。孫子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18]又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19]再說:「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20]更於戰鬥實施時,須置士卒於死地,以期利用其自然之情而收偉效,如:「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士卒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入深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
[21]又說:「帥與之登高,而棄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將軍之事也。」
[22]再說:「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逼則從。……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23]
四、求己原理:戰爭之事,不管敵人如何,最重要的先求本身的強大,即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方能乘機取勝。近年來各國所實施的各種國防計劃,不外是在這個原則之下而努力着。閒話休題,請看孫子名言,他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
[24]又說:「故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敗,而後求戰。」
[25]又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
[26]又再說:「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27]是多麼發人深省。
五、全存原理:用兵的最高理想,是以彼我不經血戰,即全存,使敵屈服於我。因為這樣的勝利才是完全的勝利,最善的勝利。其以採取的策略為政治、外交、經濟諸端,然必須擁有龐大的軍備為背景。如:「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並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8]又如:「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29]因為戰爭是勞民傷財的,如:「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用,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30]又如:「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31]故戰而勝,其犧牲亦不免,然拔人城,毀人國,其禍根亦愈深。所以在用兵上,必須奉「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原則。
六、主動原理:就是說在作戰時,我必須掌握著戰場的支配權,常立於主動的地位,陷敵於被動的地位,處處受我左右,惟我的意圖是從,而我的動作則自由自在,出其意表而攻之,必可取勝。如:「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32]又如:「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不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33]又如:「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
[34]
七、利動原理:孟子喜談仁義,而不談利。孫子則著重於利,這是兵法家與儒家不同之點。利與戰爭有密切關係的,孫子把它分成三點:一、見利而後戰,如:「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35]又如:「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36]又如:「故軍爭為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
[37]二、以利鼓動我的士卒,如:「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
[38]又如:「掠鄉分眾,廓而分利。」
[39]又如:「施無法之賞。」
[40]三、以利引誘敵人,如始計篇說:「利而誘之。」又如:「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41]又如:「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
[42]又如:「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43]又如:「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44]
八、迅速原理:孫子原是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倘若不得已而戰,則以速戰速勝,把戰事結束得愈快愈佳。不然,拖延下去,演變成長期的持久戰,這不僅生命經濟犧牲浩大,且釀成「漁翁得利」之慮。所以雖孫子力說:「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用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覩巧之久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驽,戟盾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兵貴勝,不貴久。」
[45]因此,在作戰上,必須採擇迅速的行動,如:「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敵人開闔,必亟人之,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46]又說:「故其疾如風,侵掠如火。」
[47]現代的速戰速決主義,實胚胎於此。
九、秘密原理:在軍事上如作戰計劃,企圖行動及一切措施必須保守秘密,不為敵知,方可收效。請看孫子的名言: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48]又如:「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49]又如:「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故吾之所戰者不可知。」
[50]又如:「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51]又如:「難知如陰。」
[52]又如:「易其事,革其謀,他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
[53]」又如:「是故,攻舉之日,夷關拆符,無通其使。……是故,始如處女。」
[54]又如:「事莫密於間,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55]
十、變化原理:這是說一切戰法,必須因時因地因敵而使用,決不可拘泥於一端。好比今日所用的戰法為是,明日未必為良法;對此敵為制勝之術,對彼敵未必為制勝之術;要之,必須盡其運用變化之妙才可。孫子于此發揮其高深的哲理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歇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執能窮之哉?」
[56]又如:「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57]關於這一點,孫子更具體地提供一些應變的原則說:「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58]又如:「圯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59]
上述十大原理,不獨可應用於軍事上,且可應用於政治鬥爭上,經濟鬥爭上,以及一切鬥爭上,孫子的原理真是不朽。
伍、《孫子兵法》的思想
一、《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
後人之所以稱《孫子兵法》為武經冠冕,是因為它蘊含了大量的軍事戰略精華和戰爭思想。
(一)重戰思想:《孫子兵法》以「兵者,國之大事, 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60]起首,強調戰爭的重要性,他認為戰爭關係著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必須認真研究和對待。
(二)慎戰思想:即慎戰對待戰爭,不可輕易言戰。《孫子兵法》中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
[61]就是說君主和將軍一定要慎重決策,切忌盲目出戰。《孫子兵法》主張:「非利不動, 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62]「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63]要遵循對自己有利的原則,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出兵。
(三)備戰思想:即積極備戰,做到有備無患。孫子認為戰爭開始之前就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史敵人不敢轻易發動進攻,做到「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64]並且指出在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備戰。
(四)速戰思想:即戰爭要避免拖延,力求速戰速決。孫子認為,戰爭以國家的綜合實力為基礎,會大量消耗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長期地打下去,無論勝負都會禍國殃民,所以他主張「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65]、「兵貴勝,不貴久。」
[66]
(五)善戰思想:即善於用兵打仗。孫子提出了多因素制勝,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道」,「道」就是政治, 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67]同時必須注重「天、地、將、法」四個因素。廟算隊取得勝利也很重要,廟算即是在戰前商討,謀劃戰爭,制定可行的戰略方針,從而對戰爭全局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孫子還提出了「詭道制勝論」,以十二種方法蒙蔽敵軍,從而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目的。
二、《孫子兵法》的哲學思想
《孫子兵法》之所以為很多有識之所極力推崇,之所以能夠被用於不同領域,歷經千年而不衰,與其哲學上的素養和辯證法是不可分的。
(一)唯物主義思想:商周時期盛行占卜,到了春秋時期以占卜決定征伐之事仍然常見,到了春秋末期,宗教唯心主義和無神論的唯物主義產生了激烈的對抗。如老子就認為神學中的天應該為自然之道所替代。孔子也「不語怪、力、亂、神」等,在這場對抗中,孫子堅定地站在唯物論一方,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了解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制定作戰方案,徹底放奔了用占卜預測戰爭結果的迷信想。
孫子的戰爭規律建立在樸素的基礎上,「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他反對用占卜等方法判斷戰爭的勝負或凶吉,明確提出「勝可知」的思想,認為戰爭的結果是能夠預知的,與宗教神學把「天」看作人格化的神不同,孫子對「天」的解釋是:「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表現出徹底的無神論思想。
(二)樸素辯證法思想:《孫子兵法》的很多觀點都體現了辯證法思想,如眾寡、強弱、攻守、進退、奇正、虛實、動靜、迂直、勇怯、治亂和勝負等,體現了軍事領域中的諸多矛盾。他認為,戰爭中的對立雙方,無論勞逸、攻守、強弱、還是虛實、奇正、遠近等,都是互相依存的。以御敵為例,「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68]不管怎麼樣,總會有弱點和疏漏。所以,讓敵人由主動地位轉為被動地位的方法就是避其實而擊其虛。孫子認為,「敵逸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69]這種辯證法思想,對以寡敵眾,以若敵強的國家和軍隊,無疑是一件銳利的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意義。
概括地說,戰爭並非一成不變,它是發展變化的,其中的矛盾現象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正如孫子所說,這些變化「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三、《孫子兵法》的心理思想
《孫子兵法》中闡述了很多心理戰略理論,孫子提出「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戰略原則的心理戰理論至今仍為理性的光輝。
不可否認,軍人、軍隊的職責就是打仗,但是在孫子看來,「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70]他認為用兵的最高境界在於使用心理戰,「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心理戰的主要目的是讓敵軍主帥判斷失誤,按照我方的意願作出決策,並付諸行動。
孫子的這一思想,不僅指出了用非軍事手段解決軍事問題的一條最佳途徑,而且戰爭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孫子兵法》中心理戰略理論的戰略原則,千百年來無數軍事家和戰略家們為之折服。
在心理戰的戰術原則上,孫子提出「攻其不備,初其不意」,也就是當敵人為在心理定式的影響下楚於某種狀態時
,可以攻擊敵方意想不到的弱點,使之心理失衡,抑志崩潰。
示形造勢是心理戰的具體施行辦法,孫子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71]這些方法的核心在於針對敵軍的心理狀態而制定相應的策略,並以虛假的現象隱匿己方的真實情況,從而讓敵人錯誤地判斷刑勢,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孫子兵法》的慎戰思想並不僅僅是出於民族自身生存的考量,它還出自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關懷和人本主義精神
。如果中國傳統文化缺乏這種慎戰的思想,中國在歷史上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周圍的國家和人民不知道將會遭受多大的戰爭創傷,正是有了對戰爭的願忌,才使得我們能夠避免發動民族大屠殺。
四、《孫子兵法》的文化性
在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曾經兩次以戰爭的形式征服漢民族,當時的漢民族無論在文明程度還是在綜合國力上,都比遊牧民族強大,但是他們卻輸掉了戰爭。如果純粹以軍事的角度來看,我們根本無法找到那兩次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其實導致那兩次戰爭失敗的原因,竟然出於我們古老的文化之中。
《孫子兵法》的現實意義,不僅在於其軍事思想,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生生不息活著的文化。這些文化植根於我們的血液,並成為我們靈魂的一部分。可以說戰爭比其他任何事件都更能直接、深層地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心態,兵法也比其他任何書籍都能毫無掩飾地表達一個民族對敵人和戰爭的態度。
《孫子兵法》是華夏古老農耕文化的產物,與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相比,農耕文化的擴張性要小很多,它幾乎沒有毀滅異己文化的意圖。《孫子兵法》的戰爭觀--「慎戰」思想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所以我們站在文化的高度看,《孫子兵法》不單單在教人打仗,他更以文化的角度在約束著戰爭。
相對而言,中國文化對外的攻擊力是微弱的,但它確有著抵御外敵的強悍的意志力。《孫子兵法》「慎戰」的文化,決定了它更適合用於中華民族的統一戰爭。一旦對陣於那些具有「狼性」的異族,《孫子兵法》似乎未能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孫子兵法》的「慎戰」思想並不僅僅是出於對民族自身生存的考慮,它還出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關懷和人本主義精神。如果中國傳統文化裏缺乏這種「慎戰」的思想,凭著中國在歷史上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周圍的國家和人民不知道將會遭受多大的戰爭創傷。正是有了對戰的顧忌,才使得我們能夠避免發動民族大屠殺。
陸、孫子之偉大
在我國:如張良、韓信、鄧禹、曹孟德、諸葛亮、杜預、唐太宗、李靖、蘇老泉、王安石、歐陽修、岳武穆、劉伯溫等均為研究孫子的代表者。韓信於公元前204年在井陘口布背水陣,大破趙軍,事後部下問以取勝之理,彼答道:「兵法不是說過嗎?役之亡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72]曹孟德為註釋孫子的開山鼻祖,其序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諸葛亮於後出師表中評曹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惟英雄能知英雄」,於此亦足見諸葛亮對孫子的研究。至於蘇老泉在文學上批評孫子說:「孫吳之簡切。」降及近代,如太平天國諸將皆背研孫子,至於是曾國籓、胡林翼等均受孫子的影響很大。
在日本古代各種兵法,如信玄全集、兵法記、兵法秘傳等書,其中心思想,均出自孫子,武田信玄很崇拜孫子,彼曾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73]四句,塗於軍旗,豎於軍門。又八幡太郎受兵法於大江匡房,陸奧之役,由於悟起「鳥起者,伏也。」
[74]故看見雁鳥的亂然飛起,遂斷為有敵的伏兵,得免於危。降至近代,如日俄之役,聯合海軍總司令東鄉元帥於對馬大海戰,大敗俄國海軍,其陣法出自孫子,彼於出發時,曾攜有孫子隨身,於戰勝後,道其戰勝之理,「以逸待勞,以飽待饑。」
[75]這二句話。戰後陸軍大將乃木希典,曾以私費出版孫子義贈友。曾任陸軍教育總監的真崎甚三郎大將於尾川敬二的孫子論講中題「以正合,以奇勝」
[76]二句話。過去日軍侵華時,中央公論社曾將大場彌平的袖珍孫子一書加印五千冊,分贈侵華日軍。
至於歐洲,拿破崙於陣中,常手不停披法譯孫子。威廉第二於沒落的僑居中,看著歐繹孫子,曾發了浩嘆:「在二十年前,倘若讀到這書,則……」,「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出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77]孫子真是一部不朽的兵書寶典。
始計是以兵法大綱大要,作戰謀攻次之,兵爭在戰與攻;戰攻相通,以形制虛實,是所以軍形兵勢并之;此三篇全在知己,知己而後可軍爭;軍爭有變有行,故軍爭九變行軍次之,是料敵知彼也;知彼知己而後可知天知地,故地形九地火攻次之;地形九地者地也,火攻因時日者天也。計始自迄修功,未嘗不先知,是所以序用間於篇末,三軍所恃而動也。然始計用間二篇,為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之綱領,軍旅之事,件件不可外之矣。作戰謀攻可通讀,形勢虛實一串也,九變行軍一貫也,地形九地一意也,火攻附水攻也。始計用間在首尾,全篇自有率然之勢。
參考資料
1.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2.孔子,《春秋》。
3.韓非子,《韓非子,五蠹》。
4.茅元僅,《武備誌,兵決評》。
5.宋朝郯厚,《節輿折衷》。
6.孫子,《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