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为战国时期人,隐居于一个叫“鬼谷”的地方教授门徒,著书立说,因此,人们称他为“鬼谷子”,或“鬼谷先师”。传说他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人的老师。鬼谷子其人被尊为纵横家的祖师,其书《鬼谷子 》为纵横术本源。全书分上、中、下3卷,共17篇,其中上卷4篇,中卷10篇,共14篇,为《鬼谷子 》原书。理论体系完备。下卷3篇杂有佛、道思想,当系后人增补。
鬼谷子的隐居地,教授门徒和著书立说之处,目前尚无定论,他的足迹可能遍及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全国有称为“鬼谷”的地方十几处,各地也正在利用名人效应开发旅游资源。不过,作为鬼谷子的故里,不少学者认为应该在山东,因为《史记·苏秦列传 》说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他到过齐都临淄,在稷下学宫讲学,留下宝贵的讲稿,因而《鬼谷子·符言 》篇与《 管子·九守篇 》基本相同。前者为鬼谷先生在稷下学宫的讲学内容,后者即为鬼谷先生的著作而收入《 管子 》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大洼镇历史上就有一个鬼谷子村,鬼谷子村旁山上有鬼谷子洞,据当地传说这是鬼谷子的母亲王胜仙生鬼谷子的地方。在离鬼谷子村不远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里至今还留有鬼谷子授徒讲学的遗迹。
《 鬼谷子 》讲述的理论不但有纵横捭阖、进行外交活动的策略,而且对从政治国、军事作战、商业经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中所谈到的许多原则都可以直接用于军事,历代兵家多视其为兵书。它崇尚权谋数术、奇诡变诈、揣情摩意、纵横捭阖、“阴道阳取”。推崇圣智聪慧,认为不达到高超深奥的境界,不能统治天下;不足智多谋,不能用兵。提出智慧高超的人应该“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并具体解释说:主兵胜者,经常在不诉诸武力、不消耗财富的条件下与敌人作战。把敌人制服了,老百姓还不知怎样制服的,因而也不知道为此事畏惧,天下人叹为神明。此外,它还强调重视侦察敌情,揣摩敌人意图,保守秘密。这些论述都可视为重要的军事原则。
《 鬼谷子 》提示了某些政治、军事斗争规律,体现了纵横游说之士的胆略和智慧,蕴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历代学者对其评价不一,或极褒或极贬,而兵家则多推崇《鬼谷子 》之智谋,有的则称其为谋略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