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百名学者论兵法 > 正文
从兵学的角度看齐长城
2012/2/10 来源: 作者:张华松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兴建的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齐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然而截至目前,有关齐长城的研究一般仅限于现象的描述和资料的考证,而从文化学,尤其兵家文化的角度研究齐长城的著述尚不多见。现在,就将十余年来就齐长城与兵家文化关系的一些认识缀之成篇,祈望学界前辈和同仁的指教。
    一、齐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
    齐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这原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之所以将这个问题提出来,首先是因为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齐长城之初建并非出于战争防御之目的,而后其战争防御作用也为时甚短暂”。这种观点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古今中外所有的长城建筑都是军事防御工程,作为长城鼻祖的齐长城概莫能外。其次,明确了齐长城军事防御工程的性质,有助于齐长城研究的深化。比如,有关齐长城的始筑年代,有学者认为应当在齐桓公时期,或者在齐桓公元年,理由在于《管子·轻重丁》有所谓的“阴雍长城之地”以及“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的记载。然而众所周知,由于《管子》一书,尤其“轻重”诸篇之晚出,是不能作为春秋中前期齐桓公时代的史料来引证的。齐桓公称霸诸侯,那时的齐国天下无敌,是不需要修筑长城的。因此,齐长城的始筑之年,只能在齐国霸业衰落的春秋后期。那时齐国的主要邻国鲁国、莒国虽然国小势弱,但是它们先后援引西方的晋国和东南方的吴越来对抗齐国,齐国在军事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才需要修筑长城。也就是说,齐长城是齐国在军事上采取守势的结果。
    齐长城竣工于战国中期。战国时的齐国虽然是七雄之一,国势也颇为强大,那么齐威王、齐宣王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齐国来自南方的楚国的军事压力特别大,楚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囊括了今天泰沂山系以南的广大地区。第二,战争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列强纷纷将骑兵投入战场,泰沂山系作为齐国军事屏障的作用因之降低。第三,此时的齐国,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差的,齐国军师孙膑说“齐号为怯”,魏国将军庞涓说“我固知齐军怯”,秦将李信也有“齐人怯”的评价,而荀子也说过:“齐之技击不可以挡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挡秦氏之锐士。”总之,齐国军队简直不堪一击,详况可以读一读《荀子·议兵篇》。因此,齐国基本上是以保守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大规模修长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齐长城是在齐国兵家防御至上军事理论指导下兴建的
    齐国对外战争败多胜少,但兵家文化却又独领风骚,先秦时代的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兵书战策大多出自齐国,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齐国兵家,其兵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他们所强调的首先是防御,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通过“伐谋”、“伐交”等手段制敌取胜。就以孙武十三篇为例,《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九变篇》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他所强调的军事战略的最高原则一言以蔽之,即:防御至上,不打无把握之仗。齐长城正是在这一军事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兴建的。
    三、由局部性的战术工程到全局性的战略工程
    张维华与王献唐两位前辈学者研究认为,齐长城修筑的时间,西段要早于东段,这大致是正确的。不过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大致说来,平地谷地中的夯土长城早于山岭上的石砌长城。因此,西段齐长城上的夯土长城应该是最早的长城。
    西段夯土长城尤其起始区的夯土长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并没有建在分水岭上,南距分水岭都有一段距离,比如广里夯土长城、峦峪夯土长城、黄崖夯土长城、漩庄夯土长城、长城铺夯土长城都建在谷地中的河流两旁,而没有建在南面的分水岭上;博山孝妇河谷地夯土长城、淄川的淄水谷地(城子)夯土长城也是如此,两侧的山岭也不是本地区的分水岭。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我推想,这些夯土长城(巨防)一般是在原有的水利工程的堤防的基础上修建的,刚开始只是根据战事需要,暂时设置的局部性的战术工程。广里夯土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55年齐晋平阴防门之战前夕,它的前身是防水的堤防,《左传》载有明文,这是可以肯定的;峦峪夯土长城、黄崖夯土长城、漩庄夯土长城、长城铺夯土长城,据我考察研究,大致也建于平阴防门之战前夕的数年之间,原本也是防水的工程。因为这个缘故,长清长城沿线民众至今仍然流传着“北修长城挡大兵,南修长城挡大水”的传说。这证明2000多年来,这一带的夯土长城仍或多或少发挥着挡水的功用。
    这种借助原有的堤坝扩建的局部性的战术工程肯定发挥了御敌的作用,于是齐国就将筑防设塞的手段应用于整个南境国防线的各关隘垭口。《竹书纪年》说,齐威王“筑防以为长城”。这就是说,齐威王是按照堤防的建制来建筑夯土长城的。这时建筑的各段夯土长城有意识地借助泰沂山区以及胶南高地的分水岭,在分水岭的各个关口上筑防设塞,与两旁的山险构成完整的防线。只有这个时候各段长城的设置才是从整个齐国国家安全的需要考虑的,是全局的、永备性的军事战略工程。到了宣王时代,骑兵投入战场,原来的点式要塞防御已经无法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于是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在分水岭上建筑石砌长城,与各隘口夯土长城联为一体,千里齐长城才全线告成。
    因此,在修筑齐长城的两个半世纪中,有一个由暂时性的局部性的战术防御工程,向永备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防御工程转化的过程。到了永备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防御阶段,齐长城在兴建之前或兴建的过程中,肯定要有详细周密的宏观规划,这种规划设计,自然是建立在对整个齐国南部山区地形地势的全面勘察的基础上的,从而就决定了齐长城建筑的一大特点,即齐长城基本是建筑在整个泰沂山区以及胶南高地南北分水岭之上。关于建在南北分水岭上的意义和作用,概言之有以下几点:第一,齐长城建于分水岭之上,可以充分利用分水岭这一天然屏障。第二,齐长城建于分水岭之上,可以避免墙体被山洪冲垮的危险。第三,齐长城建于分水岭之上,有利于防备敌人的偷袭和进攻。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从一般意义上说,长城岭北坡之高峻陡险往往要超过南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城有效御敌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齐长城一般不是建在岭脊区的最高线上,而是建在岭脊区外侧缘边一线。换句话说就是长城至岭脊线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是齐长城建筑的一大特点,体现出了高度的科学性:第一,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山险墙。第三,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的军事原则。
    四、山地防御、济水防御、黄海防御三位一体的防御战略
    由于齐长城所行经的路线基本上是山东省的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又大多呈南北走向,谷地比较宽阔,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因此,山地防御的重点便是长城岭上连接南北两侧谷地的各关隘和要塞。这些关隘要塞,自西向东依次是:济左陆桥上的平阴和防门要塞,五道岭上的大石关,张夏谷地中的长城铺,泰安与历城交界长城岭上的各关隘,莱芜章丘交界长城岭上的天门关、北门关、锦阳关、东关、黄石关等,青石关,淄河谷地中的城子要塞,沂山左右的铜陵关、穆陵关、城顶关等,五莲长城岭村要塞,胶南高地的齐城关等,海右走廊上的右关、左关等等。
    这些关隘或要塞,是齐长城山地防御的据点,它们一般都控制着一条重要的交通线,是交通线上真正的封锁堡;在特别重要的交通线上,则设置两重关隘要塞,如穆陵关和大关。依托这些关隘要塞,左右又有城墙向两翼山岭延伸,这样便能扼守附近的制高点,瞰制一定的防御地幅,形成点线结合、互为依托的防御阵地。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这些关隘要塞,总是连接着内地的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城邑,关隘要塞与内地城邑之间的战略依存关系主要表现为前者是后者的屏障,后者是前者的依托。另外,还应指出的是,由于泰沂山系为东西走向,横向看,无论是以上城邑之间,还是长城各关隘要塞之间,一般都有古道相连,这样又极便于长城各防御点兵力的机动、相互策应和支援,使敌人难以避实击虚、集中兵力攻其一点。
    总之,这些以左右城墙为两翼、内地城邑为依托的关隘要塞是抵挡敌人进攻的真正盾牌。它们就好像是长长铁链上的把把锁钥,将整个泰沂山系和胶南高地给紧紧封锁了起来。
    齐长城山地防线最西边的据点便是上面说过的济左陆桥上的平阴要塞。同时,平阴也是济水防御的要塞。《水经注》引京相璠的话说:“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由此可见,防门紧临济水而建,不仅是扼守陆路的通道,也是扼守水路的通道。这是济水的第一道津要;第二道津要在平阴邑西南十数里的石门。《水经注》说:“(济)水有石门,以石为之,故济水之门也。”
    石门和防门一前一后,应该都是平阴要塞的有机组成部分。齐国在济水之上设立两座水门,目的在于防止敌船顺流而下,威胁齐国的安全。
    黄海防御自然是在海右走廊上。那里的齐长城走向就很能说明长城的海防战略意图。
齐长城,自穆陵关东南行,一直抵达五莲东侧不远的马耳山,而后折向东北,直到黄岛区小朱山以东入海,走的正是一个V字形的路线。小朱山与崂山山脉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胶州海峡。这样,胶南高地长城岭以及长城岭上的长城,同崂山山脉(可以看作齐长城防线的延伸部分)以及胶州湾北面的重镇即墨城就构成了一道完整的海防线,将黄海与齐国本土隔离开来,使敌国水军无法登陆,即便登陆也很难突破长城防线。
东南长城海防主要用以防备“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吴、越以及楚国的。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曾派大夫徐承率领庞大的舰队从海上进攻齐国的东南沿海,此后,越王勾践还曾率领由300艘战船和8000名敢死士组成的庞大舰队沿黄海大陆架乘风破浪北上,将都城迁到琅邪。战国中后期,楚人北上,齐国的东南国防线愈发岌岌可危,齐襄王三年(前281),楚国有人向楚顷襄王进献统一天下的战略方案,其对齐战争的设想是:从琅邪一带的东海(黄海)实施攻击,打开齐国的东南门户,占领长城和即墨。由此可见,齐国东南海防也是以楚国为防御目标的。
    五、积极的长城防御战略
    齐长城各段刚建立的时候,基本是在边境线上,也就是说国防线起初是与边防线大致重合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齐长城的积极防御战略也逐渐体现出来。齐人以长城尤其长城上的各关隘要塞为依托,不断向长城以南开疆拓土,边防线从而也就随着不断向南推移。其间过程当然相当复杂,而又时有反复,但大致情况是:齐国南部偏西的边防线,春秋中期以后游移于汶水一线,嬴、博二邑便是这道边防线上的两座重镇。到了春秋晚期,齐国夺取鲁国汶、泗之间的两座名关要塞——阳关、海陉之后,汶水防线则愈发牢固了。战国时代,边防线有时游移于泗水一线,《新序·善谋上》载黄歇语:“齐南以泗水为境,东负海,北依河,而无后患。”有时向南推移到今天山东费县与滕州之间的南城(又名武城)一带,《史记·田齐世家》载齐威王语:“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齐国南部偏东的边防线,其南移的幅度因为先后受到吴、越、楚三国北上势力的强烈阻挡而相对小了许多,有时游移在今天五莲县五莲山、九仙山南侧的牌孤城(盘古城)一带。牌孤是战国时齐国在长城外侧建立的一座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大型城堡,城堡“东西两侧各有一排长方形土坑。每坑长35、宽25、深约15米。每坑间隔10米左右,沿山脚绵延远伸,形成一条很长的防御线。有的坑中发现铜剑、镞及人骨等”,显然,这是齐长城防线前沿的一条防线。有时,齐国东南面的边防线则稳定在今天的山东临沂到日照一线。《荀子·议兵》篇说:“今巨楚县(悬)吾前,大燕鳅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楚人则乃(又)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旧注:“襄贲、开阳,楚二邑,在齐之东者。《汉书·地理志》二县皆属东海郡。”襄贲具体位址不详,但开阳位于临沂城北则是可以肯定的。
    齐国边防线的不断南移,是实施齐长城积极防御战略的结果。同时,齐国的长城积极防御战略也充分保障了长城防线的安全。因为长城以南的道道防线事实上是作为长城防线的屏障出现的,这些防线上的军事据点如东南方的琅邪、莒邑、牌孤城等,南方的嬴邑、博邑、阳关(今山东宁阳东北)、莒邑(今宁阳东北)、襄贲、开阳、武城、薛邑(今山东滕州官桥南)等,西南方的阿邑(今山东阳谷东北)、鄄邑(今山东鄄城北)、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平陆(今山东汶上北)、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莒邑(今东平东南)等等,都是战略重镇,并且据孙敬明先生的研究,以上的许多重镇都配备有铸造和储备兵器的武库,在长城以南山地两侧形成东西夹峙的两条武库带。如此,东西夹峙的两条武库带与齐长城就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战略防御区。这个战略防御区是任何强大的外敌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就以乐毅伐齐为例,当时燕军兵分五路,其中“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燕军只有将齐国在长城以南的战略重镇和军事据点东西横扫一空之后,方有可能完全奠定对齐战争的胜局。而事实上,燕军在长城以南的莒邑和长城以北的即墨城下遭到齐人顽强抵抗,始终不得遂愿,于是便决定了此后战局的急转直下,齐将田单领导齐人进行轰轰烈烈的复国战争,终于将侵略者逐出了齐国。
    总之,长城以南的数道防线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屏蔽长城防线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因此,外国军队很难进抵长城一线,长城上的攻防战从而也就很少发生,以至使人产生长城非为战争防御而建的错觉。
    六、齐长城的军事作用
    齐长城是由长墙、关城、障堡、烽燧以及长城内外的军事重镇等有机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它西起济水,东至大海,长达一千数百华里,将整个齐国的东南、正南、西南三个方向完整地圈了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流动的战场变成为较为固定的战线。因此,它的军事功用起码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平时期,齐长城可以使齐国节省大量的戍守兵力;
    其次,战争时期,齐长城可以有效迟滞战火向齐国腹地蔓延,赢得调动兵力、组织防御的充裕时间;
    再次,齐长城的存在,使齐国军队先处战地以主待客,以逸待劳,可以有效打击屯兵于坚城之下的敌军,歼灭其有生力量;
    又次,即便长城防御失败,也可以为齐国内地坚壁清野、撤退转移提供宝贵的时间;
    最后,齐军可以依托长城防线主动出击,建立前沿据点和防线,实现积极防御的战略目的。
    当然以上5个方面的功用,仅是从理论上说的,而事实上怎么样呢?上面已经提到,通观齐长城兴建以后的齐国历史,外国列强很少能够越过长城防线进入齐国腹地,甚至很少能进抵长城脚下,这就足以证明齐长城防御基本是成功的,诚如战国时代著名纵横家张仪所说的那样:“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另外,绵延千里的齐长城本身也具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一般情况下,列强视齐长城为难以逾越的屏障,从而轻易不敢对齐国用兵。齐长城确实起到了保障齐国安全的作用。
    然而,世上根本没有坚不可摧的城垒和防线,齐长城也不例外。就现存文献看,齐长城至少被外敌攻陷4次。但是,长城的失陷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长城不够坚固,因为长城毕竟要由人来守护,长城防御的成败得失更多取决于战略战术之运用得当与否,乃至政治清明与否,后勤保障充分与否等等许多因素,诚如比张仪稍晚些时候的另一位大纵横家苏代所说:“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以为固?虽有长城巨防,何以为塞?”
    至于齐国最终被秦国所灭,就更与齐长城没有多少关系了,因为王贲统率的秦国大军在结束平定燕国的战争后,乘势挥兵南下,由西北方向杀入齐国。在这种背景下,齐长城防线根本无从发挥其防御功能,又怎能把齐国灭亡的责任强加到齐长城身上呢!

打印】 【关闭

 热点推荐
·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
· 《孙子兵法》与市场竞争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经
· 孙子的危机处理智慧
· 兵法会上说儒商
· 从《孙子兵法》看构建中国企业文化核心竞争
· 运用孙子兵法智慧 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 孙子“道”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热点导读
· 齐鲁文化与齐鲁学兵
· 研究孙子兵学文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孙子兵法》与大王集团
· 发掘孙子文化推动当代应用(代序)
· 开展孙子兵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经
·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 神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姜太公
 相关信息
· 发掘孙子文化推动当代应用(代序)
· 开展孙子兵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研究孙子兵学文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孙子兵法》与大王集团
· 齐鲁文化与齐鲁学兵
·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 神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姜太公
· 简论稷下学宫的文化特点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