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兵家将帅 > 正文
辅商灭夏 功高盖世 —— 伊尹
2014/3/11 来源: 作者:


 

伊尹( 前1648 ~1549 ),名挚,先秦有莘( 今山东曹县西北 )人。因其母在伊水住居,所以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尹是右相之意。他本是有莘氏之女的陪嫁奴隶。他陪嫁到商汤那里,为商汤厨师。伊尹有远大抱负,不甘做奴隶,于是利用给商汤进食机会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隶身份,并逐步提拔他为宰相。《孟子 》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可见伊尹又是我国第一个帝王之师,教给商汤谋划灭夏的方略和治国驭民之道。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妹喜相交,通过妹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献计商汤暂时恢复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

大约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决定再次停止对夏王的贡纳,夏桀王虽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师不起”,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立即下令伐夏。夏桀战败南逃,汤在灭掉夏王朝的3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伊洛流域的斟鄩,并进而定都西亳,夏朝灭亡。此战是伊尹教给商汤伐夏战略的胜利,也是伊尹助汤建立商王朝所建立的首功。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 史记·殷本纪》皇甫谧注云:“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则,作天下楷模,师范天下。《 尚书·君爽 》引周公语说“伊尹格于皇天”,是代天言事的。他的话就等于天意,所以,可以说伊尹是太上教师。他曾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并自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子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 》)。伊尹以先知先觉自居,把自己的话视为最高教义用以教育人民,可见伊尹是全国拥有最高师权的人物。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官,并著《伊训 》、《 肆命 》、《 徂后 》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地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 》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 太甲 》三篇和《 咸有一德 》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50余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 前1549年 ),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又载:清康熙五十五年( 1716年 ),东昌府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个大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以永志之。其碑今在莘县城北单庙乡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县古有伊尹庙,“伊庙清风”为旧时“莘县八景”之一,历代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和题咏。

“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伊尹就是被称为“格于皇天”的天的代言人。“格”,也称“格人”,是人和天之间的媒介。商代“率民以事神”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巫教。说伊尹是太上老师,就是因为他是“格于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师。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传天意。在《伊训 》中,伊尹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传意,说明老天爷要用降百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惩罚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祸福对太甲的申诫,也是神道设教思想的体现。

虽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觉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给君权涂上神授的色彩,以统治百姓。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从天意,天必警以祸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别是帝王的道德修养。在《太甲 》篇中,伊尹通过太甲反省的认识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逃 )”。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伊尹还申诰太甲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亲。他还说:“天难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如果轻慢祖先和神灵,虐杀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纯一之德。虽然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神权政治服务的唯心主义,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在政治上,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做国王的要“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就是说要始终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乃日新”,处于时时追求新的的状态中。他还强调“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主张尊贤、用贤,用人适当。他强调“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并视此为大臣之职。

在教育上,伊尹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着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激励是适时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正确运用奖惩实施教育,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教育方法之一。

伊尹对于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视的。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检讨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像我爷爷成汤。结果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可就没有了逃路。我过去违背师保您的教训……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在《咸有一德 》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由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告诉太甲,商朝所以称王天下,不是苍天偏爱商王,而是老天爷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归顺有德之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强调“居上克明,居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诚克明,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克诚尽忠。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育当代的人,这是伊尹在进行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德政上,伊尹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对于德和政的关系,伊尹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意思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否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可见伊尹是主张德政的。

在军事上,伊尹在消灭夏桀、建立和巩固商王朝的事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其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及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运用于战争指导。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大的自然灾害还无力克服,所以“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当时占统治地位。认为上天是人世的最高主宰,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都受上天意志的支配。人们对战争的胜败,也认为主要依靠天命。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伊尹已开始冲破天命思想的束缚,朦胧地发现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认识到了人心向背影响战争的胜败,实属难得。当他看到桀“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情况后,就判断“夏命其卒”,认为夏王朝的覆灭已不可避免,便与汤共同定下“必灭夏”的决心。在战争准备期间,强调“修德”,对内争取广大民众的拥护,对外争取其他邻国的支持,促使人心背夏而向商。战争开始时,又在动员会中痛斥夏桀的暴政,以争取民众的拥护和鼓舞战士的斗志。二是实施“用间”谋略。由于伊尹已经感觉到民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所以他两次赴夏时,就主要是侦察夏王朝的政情民情。根据第一次侦察结果,判断夏桀必败,从而定下灭夏决心之后,第二次赴夏,就不仅仅是了解情况,而是进一步用扩大敌人内部矛盾的办法破坏其内部团结,以削弱其实力,为未来灭夏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据《竹书纪年 》说:桀“弃其元妃于洛,曰妹( 未 )嬉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 吕氏春秋 》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是有记载的第一次采用“用间”谋略。三是选择有利战机。商在灭掉葛、韦、顾及昆吾等国后,统治区域有所扩大,军事实力有所增强,攻夏战争准备工作也已完成,而当时的夏王朝,又内部矛盾重重,呈分崩离析之势。一般说向夏发动决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伊尹为了确有战胜的把握,仍然非常慎重。他先后两次建议汤停止向夏进贡试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之时,立即向夏发起进攻,获得了决战的胜利。

伊尹的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汉书·刑律志 》伊、吕并书,称赞其治国和军事才能。杜甫诗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也是从这个角度评价伊尹的;苏东坡著《 伊尹论 》则更从政治角度称赞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节者”。夸赞他不以私利动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当代的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沈灌群等称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称典范,在殷代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并在嵩县元圣祠题诗云:“五谷丰登时不碱,亿万斯年存古迹”。伊尹的名字和他对历史的贡献将留传千古。

打印】 【关闭

 热点推荐
 热点导读
· 屡立战功 计闻天下 —— 檀道济
· 民族英雄 抗倭名将 —— 戚继光
· 千古兵书 名垂青史 —— 孙武
· 兵学始祖 谋略化身 —— 姜太公
· 文治武功 一代名相 —— 管仲
· 文能服众 武能威敌 —— 田穰苴
· 出将入相 转战三国 —— 吴起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诸葛亮
 相关信息
· 文能服众 武能威敌 —— 田穰苴
·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十大悲情将领
· 忠义有信 勇识过人 —— 李勣
· 民族英雄 抗倭名将 —— 戚继光
· 仗义猛将 凌烟功臣 —— 秦琼
· 屡立战功 计闻天下 —— 檀道济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诸葛亮
· 出将入相 转战三国 —— 吴起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