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凤将军纵论齐鲁兵学溯源中华兵学文化
应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局、山东淄博聊斋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邀请,齐鲁大讲坛·孙子兵学文化分坛第六讲于7月8日上午在淄博市齐圣宾馆会议中心举行。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原省委常委、省军区原政委赵承凤将军以《齐鲁兵学甲冠天下》为题,纵论齐鲁兵学,溯源中华兵学文化,引起听众强烈共鸣。淄博市党、政、军、企事业单位代表100余人参加了讲坛。
世界兵学看中国,中国兵学看齐鲁,齐鲁兵学是中国兵学的源头和核心。赵承凤将军从五个方面追根溯源,纵论齐鲁兵学在中华兵学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一是齐鲁兵学位列中国兵学之冠;二是齐鲁大地当属中国兵学发祥之源;三是兵圣孙武堪称中国兵学奠基之祖;四是齐鲁兵学典故揭示东方智慧之光;五是武经典籍展现中华文化之魂。齐鲁大地,物华天宝,文武皆秀。在齐鲁大地这片盛开中国古典兵学之花的热土上,既有人才济济的兵学家群体,又涌现出一批蔚为大观、博大精深的兵学著作,还发生过许多镌刻青史的著名战役,留存着浩如烟海、星罗棋布的兵学遗 迹。它雄辩地证明了齐鲁兵学一直居于中华优秀战争文化和兵学文化的主流地位,揭示了齐鲁兵学甲天下的历史现象。
中华兵学文化萌芽于部落氏族社会即史籍中所称道的五帝时代,初始于夏商时期,成型于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在这几个不同时期,齐鲁兵学当属中华兵学文化的上源。赵将军从中华兵学的始祖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修德振兵”,“以征不享”,先后在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中战胜炎帝和蚩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用兵思想,讲到中华兵学的鼻祖姜太公作为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士,以其最高军事统帅之位,成为西周的开国元勋,又是齐国的缔造者和齐文化的开创者。他在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用兵治国方略,并留传《六韬》、《谋》等兵法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兵学理论的创立者。再讲到,兵圣孙武作为中华兵学奠基之祖,由齐奔吴、吴宫教战、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的传奇经历与赫赫战功,和以计贯穿全书,以谋策划全书,以胜统领全书,被称为“谋略之神髓、兵学之瑰宝”, “万年不变之兵家圣经”的中华兵学奠基之作《孙子兵法》,才赢得了齐鲁兵学甲冠天下的美誉,从而说明齐鲁兵学在中国乃至世界兵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有史可鉴,不言而喻。
赵将军从林林总总、洋洋大观的齐鲁兵学典故中,精选“老马识途之智”、“曹刿论战之谋”、“围魏救赵之策”、“田单火战之奇”、“齐后破环之勇”、“余勇可贾之气”、“聊城射书之效”、“拔帜易帜之计”、“唱筹量沙之谜”、“拥沙断流之法”等十几个典故,将其中蕴含的出天入地、动如神化、应变无穷的东方兵学智慧讲得丰实而生动,令听者入心入脑,深受启迪。武经典籍内藏宇宙之机,汇有天地之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讲到展现中华文化之魂的武经典籍时,赵将军以太公兵法《六韬》为例,将兵书中关于“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全胜不斗,大兵无剑”、“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等治国治军、富民强国的名言警句,以摘要的形式进行讲述,使大家更加认清了齐鲁兵学重道尚志的价值取向、强军安国的和平追求、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静幽正治的将德修养、尊贤赏功的治军方略,不仅是克敌制胜之道,也是强国富民之本。让战争智慧走出战争,让军事智慧变为社会智慧,让历史智慧变为现实智慧,使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鲁兵学散发出绚丽的光彩,让齐鲁兵学、齐鲁文化再展新的辉煌。
讲座结束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专家仝晰纲还讲了大型系列从书《齐鲁文化收藏经典》的出版意义和收藏价值,并介绍了该书的发行情况。与会听众参观欣赏了《齐鲁文化收藏经典》,对该书的出版问世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