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齐鲁大讲坛·孙子兵学文化分坛 > 正文
兵道与茶道
2012/5/25 来源: 作者:


                       兵道与茶道
赵承凤
2012422
    人,不分男女,都应有两个朋友终生相伴,一个是茶,一个是酒。古人有副对联:“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还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藏书古鼎良朋百年相伴,美酒香茗皓月四季皆春。”这些都生动地形容了有茶、有酒、有书、有弦的美好情景。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兵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济南新昊龙实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新昊龙”茗茶等著名品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兵道与茶道》的讲座,旨在丰富“新昊龙”茗茶品牌的文化内涵,探索兵家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我们将分别从茶、壶、水、火、艺、道等方面讲解茶道与兵道之间的关系,让大家领略中国茶的历史与文化,从而更加懂茶,爱茶,品茶,体会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无穷意韵与独特魅力。
    一、从茶说起
    “茶”被古人誉为“群芳最”、“百草英”,是明目清心、提神益思、消食解腻、治病解忧、清香怡人、养性延年的药物。唐代大家陈藏器赞曰:诸药为一病之药,而“茶”为万病之药。
    从“茶”字的上下结构来看,草木之中有一人,茶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枝叶生长在云雾缭绕之间,扎根于亿万年风化的岩石沙土之上,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经巧手采摘制作而成的人间圣品。
    从会意的角度看,“茶”字上中下,分别是三个数字组成20,80,8。在中国古代,形容一个人高寿,就是年逾“茶”寿,意思是活到108岁。传说唐宣宗到法门寺时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老僧说没吃什么药,惟一的嗜好就是饮茶。可见常饮好茶,健康百岁,自古有之。
    茶按发酵度与制作工艺流程分为六大茶类,也叫六大茶系。
    绿茶:属不发酵茶,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代表有龙井、碧螺春、日照绿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制作方式近似绿茶,但过程中经过闷黄,使茶叶与茶汤的颜色呈黄色。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等都是知名的黄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只晒干或温火烘干,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独特。特产于中国福建一带,如白毫银针、寿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白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代表有铁观音和大红袍,滋味变化多端,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多元丰富的香气。台湾的洞顶乌龙、大禹岭、阿里山就是知名茶款。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的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代表有金骏眉、银骏眉等。
   黑茶:属后发酵茶。制作上是在杀菁、揉捻、晒干后,再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使之产生再次发酵,故而茶叶与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浓郁厚实。如普洱茶、湖南益阳茯砖、安化黑茶等。
说到这里,我们请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持人、著名茶艺师生家榛女士介绍一下台湾名茶,大家欢迎!
    通过生家榛女士的讲解和大家品尝,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乌龙茶因发酵度高,汤色黄绿清澈,滋味鲜爽,回甘较强,香气扑鼻,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点,有“东方美人”之誉。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制作方法也是从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制作工艺有所改进,加之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茶味更加甘醇。新昊龙茗茶主要经营台湾乌龙茶,大家要品好茶、买好茶,就到新昊龙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种植茶树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就是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的“三皇五帝”中的“炎帝”,他发现茶树叶可以解除各种中毒的症状,如此灵丹妙药从此以后就逐步加以利用了。
    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成书于唐朝上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本书的作者陆羽也被后人称之为茶圣。他收集历代关于茶叶的史料,从茶叶栽培、生产加工、药理、茶具、产区划分,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总结了当时茶叶的生产与技术经验,成书以来,一直被奉为茶文化的经典。千百年来,得以刊印流传的有60多个版本,而且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陆羽是个孤儿,3岁的时候被父母遗弃后被智机和尚收养,因而从小就生活在寺院里。陆羽生活的时代,大部分的茶都集中在寺院里。茶道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喝茶与参禅,就成了僧人修行过程中重要的生活方式。短短七千字左右的《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后来,茶界名流、文人雅士经常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所提过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对饮茶的好处,唐代刘勇亮的《茶之十德》最为言简意明:“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到了宋代,“候火亲烹顾渚茶,焚香细读斜川集”;“身健只缘餐饭少,诗清却为饮茶多”,这两联茶诗写的就是啜茗读书吟诗的情趣。宋代杜小山《寒食》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到了元代,人们更是无茶不成席,无茶不吃饭,酥油茶成了元人每餐必饮之物。到了近代,像“冬日围炉煮茗,夏夜纳凉饮茶,是人生乐事。亲人团聚,知友话旧,香茶助兴,其乐融融,闲暇之时,一撮绿茶,半壶沸水,一缕清香,满心清静。随心自适,便有清风明月在心中,心清了,自然一壶一乾坤。”这样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一杯青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清雅绵绵痴如醉,温润飘飘唇留香”;“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其中的品茗之趣,饮茶之乐,茶艺之雅,美不胜收。
大家想一想,在闹市中这一方幽雅之地,大家停停脚,静静心,品品茶,聊聊天,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休止符,这是一种散淡,一种超然,散淡中顿悟出深遂的人生哲理,超然中实现“天人合一”,这是何等的宁静、淡泊、空灵与惬意啊!
    二、说说煮茶“三要”
    古语说:壶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火是茶之命,简称煮茶三要。今天,我细说壶,简说水,略说火。首先说壶。
    我们谈茶论茶,就不免想到泡茶的器具——壶。有这样一则故事:潮州有一个富翁,喝茶很讲究,什么都要当时最好的。猴子采的茶叶、橄榄核烧的炭、新做的陈曼生茶壶、庐山康王谷的水,都要千方百计弄来。一天,来了一个斯文乞丐,说:“听说你家的茶最好了,请赏一杯尝尝。”富翁也是读书人,不介意地把自己泡的茶拿给他喝。乞丐喝完说:“味道不错,但是只出一半,一定是用了个新茶壶。”富翁惊奇,因为的确给他说中了。问明乞丐的身世,才知道他以前也富甲一方,后来破落了。乞丐说完拿出一个晶莹的茶壶来叫富翁一试,果然茶更甘醇。富翁要买他的壶,乞丐死也不肯,说一生中只剩下这个宝贝。最后,两个同道中人折中了,把茶壶留在富翁家,乞丐天天来饮茶,两人成了终生的茶友。
    在各种材质的茶具中,宜兴紫砂壶最好,突出表现在它的透气性适当,泡茶汤色清润不易变味;耐热性强,冷暖骤变时不会炸裂;隔热性好,提握抚拿不会烫手;颜色好看,经久使用把玩自发黯然之光,越养越好,亲手可鉴。
    宜兴紫砂壶具起源于何时?传说远在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与西施退隐于此跟当地人学做陶器。后人为了纪念他,尊他为“陶朱公”。这一美丽传说喻示着宜兴的陶器承载历史文化的绵长与丰厚。另外,据说宋代的苏轼也曾在宜兴独山置地居住,因爱其风景似蜀,乃改今名“丁蜀”。当时,苏轼还和当地陶匠接触,设计制作出一种壶把在壶顶的提梁壶,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类造型壶称为“东坡提梁壶”。1976年,宜兴羊角山发掘出宋代紫砂提梁壶碎片,印证了民间流传的苏轼创提梁壶之说。关于紫砂壶的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见于北宋仁宗时进士梅尧臣的两句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与欧阳修和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诗友,他曾怀着对紫砂壶的爱好,慕名到过陶都,还留下《陶者》诗一首。梅尧臣的诗友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这里所说的“紫泥”、“紫瓯”,都是指宜兴紫砂。初期的紫砂壶出于谁人之手,已不可考。宋元时代的紫砂壶,由于缺少实物,文献记载也极为简略,有关情况都不得而知。有实物遗存并有关于制作者记载的,要到明代中期。据《宜兴县志》和其它有关记载,明代正德年间陶都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匠师供春。供春亦名龚春,是读书人吴颐山的家僮,颐山在宜兴丁蜀镇西南金沙寺中借读,他的书僮供春见僧人制壶,并悄悄巧仿,学会技艺,加以改进,制出的紫砂壶比僧人略胜一筹。供春制的茶壶被世人视为珍品。制壶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紫砂宗师也就是供(龚)春了。据说,供春传器树瘿壶,古朴风雅,为茗具中的逸品。供春壶到底什么 样,中国历史博物馆有一把,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制壶大师黄玉麟在地摊上购得。因无盖,他误认为此壶为瓜型,故配一南瓜型盖并仿制此壶(见右上图)。后来,著名画家黄宾虹认为是 树瘿壶,又让裴石民重新配做了蘑菇盖。此壶(见左图):高 102毫米,宽195毫米,壶盖上口外缘刻有45字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稚君即宜兴金石家潘稚亮。按照此样式,当代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也仿制过。
    但对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把供春树瘿壶,上海《博古》杂志上有篇文章提出疑议。认为文献记载,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与这把黄砂树瘿壶颜色不符。
    说到这里,我八年前收藏了一把供春款树瘿壶,包浆厚重,栗色暗暗,古朴可爱,与文献记载极其相似,但不知是否是真正的供春壶,也没有请专家鉴定。今天公之于众,请大家鉴赏。
    供春之后,明代制壶名匠辈出,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等人。赵梁,是我们老赵家的,与我有缘份,我也收藏了一把,非常古雅精致,今天也展示给大家看看(见左下照片)。以后,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欧阳春、惠孟臣等制壶妙手又相继涌现,他们的壶作各具特色。清代陈鸣远是公认的紫砂大家中的杰出代表,不仅技艺精湛,雕镂兼长,而且富有创新,留下诸多的绝世之作。我有几件陈鸣远款的茶壶,不知真假,但有一个紫砂洗子肯定是真品,特别是上面刻的一段文字令人叫绝:
    处世: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莲苦,贫穷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湖险,人心更险。知其难,刻其苦,耐其薄,防其险,可以处世矣。鸣远。
    另外,金石学家陈曼生和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的故事,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领域的一段佳话,他们的作品集诗文、书画、篆刻于一体,紫砂壶艺文化品位高,至今为收藏家青睐。陈曼生,即陈鸿寿之号,浙江钱塘人,曾在与宜兴毗邻的溧阳县任知县。他工诗文、书画、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他与刻壶名匠杨彭年一起,制作了曼生十八式并在壶上题诗作文,壶以文贵,字随壶传,成为壶中瑰宝。曼生壶,我也收藏了两把,今天展示给大家看看。
    十五世纪,日本人曾远到中国来学习造壶工艺,他们至今仍把紫砂茗壶视为壶中珍品。十七世纪,紫砂茗壶与中国茶叶同时由海路传到西方,西洋人把它称为红色瓷器。二十世纪,紫砂茗壶曾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1915年)获头等奖,美国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1926年)获金质奖章,并在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1932年)、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1935年)获得优秀奖和金质奖章,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辉煌的业绩。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紫砂茗壶的造型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的最繁荣时期。现代的紫砂壶艺术家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为代表,他们借鉴古今名师制壶的优秀成果,在用泥调色、壶具结构、制作技术及造型装饰等方面,大胆推陈出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当今,陶都宜兴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六名,他们是蒋蓉、吕尧臣、汪寅仙、徐秀堂、徐汉堂、潭泉海。江苏工艺美术大师六名:何道洪、鲍志强、顾培增、周桂珍、鲍仲梅、李昌鸿。除他们之外,还又涌现了许多新人。
    有报道说,有一把唐云生前收藏的顾景舟紫砂壶拍出318万元,这可能是有成交记录以来最贵的一把紫砂壶。此壶为顾景舟1948年所制。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紫砂茗壶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其次说水。好茶要有好水。怎样的水才算好水呢?陆羽在《茶经》中说,山水为上,江河水次水,井水为下。就是说,用来煮茶最好的水是山里的山泉水,江河里的水次之,最差的是井水。同一种茶用不同的水来煮,煮出的口感会完全不同。因为茶性必发于水,古人云:“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煮茶的用水至关重要。
    从能量角度来筛选水,有几种自然状态的水能量最高。一是天水,指高处的水,也叫“无根水”,是指从天上降落下来的雨或雪,当然是没有污染的那种。这种水采集了天地精华、日月光辉,地上的水蒸发到天上,形成了云,经过这一圈儿旅行,获取的能量可以孕育生命。《红楼梦》第111回提到用“雨水煎茶”,《红楼梦》第41回提到用“新雪”水来烹茶。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也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之句。这些故事和诗文,反映了自唐宋以来用雨水、雪水煎茶的习俗。古时,工业不发达,天空大气没受到污染,所以雨水、雪水要比今天所见的雨水、雪水洁净得多。因此食用雨水、雪水是常见的现象,故古人称雨水、雪水为“天水”。第二种高能量的水是冰川水。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冰川水被称为“夏冰”,甘冷无毒,解一切之毒,有护肤养颜功能,对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等疾病和亚健康人群有显著作用。冰川水中富有天然氧气,是别的水无法比拟的。第三种水是露水。露水的保健作用是因为它携带了植物的能量信息。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泡制莲子芯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每当夏末秋初,植物叶子上都会有甘露,晶莹剔透。中医认为,露水有滋肝益肾、去诸经之火的功效,对身体极为有利。
    但是,这些水虽然能量高,但难取难得难保存,对我们来讲泡茶最好的活水就是济南72泉的泉水了。有一个茶社每夜子时到五龙潭取水泡茶,可见他深谙煮茶用水之道,另外,还有一点要提及,据研究资料表明,水也会衰老。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蟗。”只有不断运动、撞击的水才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阻止微生物的繁殖。桶装水存放超过3天,就会变成衰老了的老化水。而我们露天放在杯子里的水,24小时后就不可以再喝。
    再次说火。对泡茶而言,“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茶道讲究火候与汤候。火候指煮水的火力,煮水时间的长短与汤候有关。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有水有茶,不可以无火。非无火也,失所宜也。”是说品茗,必需茶、水、火三者都好,缺一不可。闽南的品茶行家烧水,既防“嫩”又防“老”。水未烧沸,谓之嫩;水开过头,谓之老。用没有烧开的水泡茶,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不能充分浸出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茶汤不鲜美。水烧过火,使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不断排出二气化碳,茶汤同样缺乏鲜爽味。若用回烧的开水泡茶,茶汤会有“熟汤味”。烧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开水中的盐类物质含量相对增加,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的相对增加不利于健康。所以,闽南人“水老不泡茶”。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以3—5分钟最适宜,泡得过长,茶汤内的多酚类会增加,带有苦涩味。所以,闽南人泡茶,有“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之说。可见火候足以掌握茶的生命。虽为名茶,若火候不好,就与普通茶叶没什么不同。北宋诗人苏轼,十分嗜茶,在烹茶这一环节中,苏轼认为“活水还须活火烹”,所以他用于泡茶的滚水皆由“有焰方炽的炭火”煮沸,由此可见木炭实为煮茶之良友。
    三、从茶艺、茶德悟兵道与茶道
    茶艺是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它体现于天人合一、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完善与茶艺是分不开的。陆羽在茶经中对茶艺过程也有过深刻的描述,对选茗、蓄水、置具、烹煮、品茗各个环节非常讲究,并制定了一整套茶艺程序,这已明显带有浓厚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功夫茶有十八道程序就是茶艺的典型代表:“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
    这十八道程序中的“关公巡城”与“韩信点兵”取自于中华兵家典故。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借用到泡茶的程序上来,是很形象的。在冲泡功夫茶的时候,把四个茶杯紧靠在一起,用茶壶沿着四个小杯打转地注入茶水,这个动作是巡回的运动,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匀地分配给四只杯子,以免厚此薄彼。这动作就像关公巡城,处处俱到一样。韩信点兵是将最浓的茶汁平均分配,涓滴不遗,对茶汁的精华,当然多多益善了。把兵学术语引用到喝茶,既是泡茶技巧和艺术之美的体现,也是兵道与茶道的完美结合。现在也有匠师把将帅名人和兵法名言刻画在壶上,我就收藏了有彭德怀、贺龙、陈毅元帅头像的紫砂壶。我还亲自设计请人做了一把,上面刻有孙子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目的是宣传兵学文化。这是我品茶悟道的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
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兵道,讲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饮茶也讲天时,也讲地利,也讲人和。这天时指的就是天气;地利则是茶叶、茶水和环境;人和则是指情趣相投的佳客茶人。只有这些全都具备,才能体会“味”和“心”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享受到这茶中内涵的味道。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的茶道思想融合儒、道、佛、兵诸家精华而成。表面看,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其茶文化精神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与平静。茶道,之于老子讲无为,讲自然,讲虚极静笃;之于儒家,讲仁,讲义,讲礼,讲智,讲信,讲和;之于释家,讲因果,讲缘法,讲无象,讲觉悟,讲见性成佛;之于兵家,讲“静以幽,正以治”,讲“胜兵似水”、“兵以静胜”,讲大兵无战、重剑无锋,讲修道保法,不战而胜。可见,其内涵是相通的。
     第三点,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同时又吸收和承传了我国唐宋遗风。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曾写过一个茶艺师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感悟到力量之茶,看到了茶之力量。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个贵族,家里养了一位茶艺师。这位茶艺师泡茶技艺精湛,贵族一天都离不开他泡的茶。有一天,主人要去京都办事,想带茶艺师一起去。茶艺师说:“京都那么多浪人,乱糟糟的,我又没有武功,遇到危险怎么办?”主人说:“那没关系啦,你找一套武士的服装穿上,就没人敢招惹你了。”
    就这样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会晤,茶艺师便独自一人在池塘边散步。刚走了一会儿,迎面就撞见一个浪人。这个浪人很嚣张,一见茶艺师穿着武士服,就立刻抽出剑,说:“我们俩来比武吧!”茶艺师没有办法,就实话实说了:“我可不会武功,不过是个泡茶的。”浪人越发猖狂起来,说:“你既然不会武功,为什么还穿着武士服呢?岂不是辱没武士的名节吗?那我更有理由杀你了!”茶艺师想了想说:“也有道理!这样吧,你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先将主人的事情料理好?四个小时后,我一定回到这里跟你比武。”
    浪人见他如此忠心耿耿,就放了他。茶艺师直奔京都最大的武馆,见到大武士,即刻拜倒,说:“求你教我一种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大武士很惊讶:“来我这里学武的人都是求生的,第一次看到求死的。为什么?”茶艺师便把刚才的遭遇如实讲述了一遍。大武士说:“原来你是一个茶艺师啊!能不能先给我泡一杯茶喝呢?”茶艺师心想,这也许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泡茶了。如此一想,反倒变得从容了。他让人取来最好的山泉水,用温火一点点煮开,取茶、洗茶、滤茶,一丝不苟。茶泡好后,他恭敬地双手捧给大武士。大武士喝了一口说:“这是我一生中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诉你,你不必死了。只送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茶艺师不明就里,一边琢磨一边往回走。浪人见到他再次拔出剑来,茶艺师又回想了一遍自己泡茶的过程,然后笑着看定对方,说:“不着急。”他双手取下帽子,以泡茶时那种从容的仪式,端端正正放在池塘边;又脱下外套,拎起领口袖口,一折一折叠好,压在帽子下面;然后从容不迫地拿出绷带,将袖口裤脚一一扎好;最后紧了紧腰带,整束停当。整个过程,茶艺师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而且还一直带着微笑看着对方。大家想一想,对方是什么心情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个早早拔剑的人,被对方这样看着,自然心里越来越没底。茶艺师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拔出剑来,双手举过头顶,大喝一声,停在半空中。其实,再往后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就在此时,浪人扑通一声跪下了,说:“求你饶命,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武艺最高强的武士。”
    从这位茶艺师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真正的勇敢,澄澈的智慧。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泡茶、喝茶也许是最好的医心良方,因为泡茶、喝茶都急不得。人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能完成一种自我调适,慢慢地启迪心智。就像那位日本茶艺师,以泡茶、喝茶之心去面对世事,自然就能获得一分勇气、一种力量。这就是茶道在兵道中的体现与运用。孙子曰“知动静之理”,尉缭子说“兵以静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点,懂茶的人都知道,不同种类的茶味道差异很大。即使同一种茶冲泡每道的味道也是不同的。茶,因为富于变化而曼妙多姿,回味无穷。
    《孙子兵法》同样讲求变易。《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讲道:“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告诉我们战争中的一切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规律是灵活应变,变中求胜。基于这种思想,孙武总是以锐利的眼光去探索战争中变化着的现象和变化着的规律,把握战争的脉搏,指点变中求胜的奥妙,在军事领域开创了突破常规、打破僵化、灵机应变的先河。可以说,重变、求变、顺变、善变,堪称《孙子兵法》活的灵魂。这种思想灵魂渗透在方方面面,蕴含在各种奇谋妙计之中。
    他非常通俗地指出:“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因此,孙武重视变化,强调突破常规。所以,他主张“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提醒国君将帅,每次打仗都不要重复前人套路,而要根据具体敌情、地形灵活变化战术,甚至变化无穷。他强调“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告诫国君将帅密切注意把握敌方动向,敌变我变,一切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决定战略战术的运用。
    孙武研究变化,强调打破僵化。他十分注重透过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战争现象,从军事哲学高度把握攻守、全破、虚实、奇正、刚柔、阴阳、众寡、迂直等矛盾双方的运动规律,提炼出变中求胜的谋略智慧,指导人们灵活地驾驭战争。诸如“以正合,以奇胜”、“以迂求直,以患为利”等经典名言,既道出了战术变化的原理,又点出了战术变化的奥妙。
    孙武精于变化,强调灵机应变。他注意到战争中矛盾着的对立方面,并非固定不变。“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因此,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灵活应变,主动利用变化的战术促成矛盾因素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他还注意到战争对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提出:“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并在《军争》、《九变》、《行军》、《九地》等篇中大量论述“因形而变”的思想,提醒人们根据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灵活变化。甚至可以“君命有所不受”,一切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
    纵观古今,读《孙子兵法》词句易,得《孙子兵法》神韵难。难就难在难于把握其中所蕴含的崇尚变化、变中求胜的思想奥妙。
    第五点,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历史上许多军事家、谋略家的兵韬战略、奇计良谋都是在喝茶的时候决定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身居褒汉,志在伐魏,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在陕西勉县去略阳的一座山上设坊煮茶,每派使者到接官亭邀请当时军力强大的驻宁羌兴州的羌氐族首领上山品茶议事。诸葛亮谈茶论道,欲借谈茶性和中之特点以谋求与羌氐和合携手共讨曹魏。羌首在品茶中得益,深受诸葛亮人品与才智的感化,亲帅数十万大军归汉共同北伐。为祝贺这一功事,诸葛亮赐其山名为“煎茶岭”,延传至今,已成为诸葛亮以茶睦邻的纪念。
    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盛产一种叫秦巴雾毫的茶,这种巴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至今镇巴县境内多处有大茶树,雌鸡岭的一棵大茶树制的茶,相传曾向汉高祖刘邦进贡,刘邦也常带文武大臣到茶镇品茶议事。
    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毛泽东也是嗜茶如命。他不但喝茶,而且吃茶叶。每天不论换几次茶叶,残茶必然抠到嘴里吃掉,他认为茶像青菜一样也有营养,全吃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事。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指挥前线作战的电文都是毛主席在一杯清茶、一支香烟陪伴下写出来的。在许多照片中,人们都可以看见,毛泽东桌子上总是放着一杯清香浮动的西湖龙井。在会见外宾时,他也总是用龙井茶招待贵宾。可以说,一杯清茶,见证了共和国的内政、军事和外交历史。
    第六点,茶叶同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行军打仗离不开茶。喝茶能健身、提神,防病治病,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茶在古代常被作药用,是“万病之药”。相传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期间忽感口舌干燥,便采了一些叶片品尝,顿觉神清气爽。后来他不仅自己时常饮用,还把这些叶片送给病人做茶饮,治好了不少人的疾病。他在《千金方》中记载:以茶入枕可明目,清心,通经络,疗百病,延年益寿。
    这里还要讲一个关于诸葛亮的典故。相传建兴三年春,诸葛亮请膺南征,平息南中诸郡叛乱。有一次,诸葛亮率兵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途中,军士来到桃花江畔的桃叶渡口,因触江水瘴气中毒,纷纷晕倒于沙滩,在万分危急之时,得到当地蛮濮人相助,送姜汤解毒而康复,送茶叶含在口中避染瘴气,才得以渡过桃花江作战。诸葛亮看到茶叶如此神效,即命王平、吕凯率军士以当地蛮濮人为向导,到哀牢山中采购茶子。赵云、魏延大将率兵过江后,分兵两路围歼蛮兵,于盘蛇谷再擒孟获,押往塔郎甸诸葛亮帐前。
    至此,南中已平定,副将王平、永昌郡高士吕凯受命在哀牢山中向蛮濮人采购的数10驮茶籽已经运到,诸葛亮于7月亲率一支军队继续南进,察看山川河流,体察民情,安扶民心,赠送茶籽和礼物,传授农耕技术,教民预防瘴毒。所到之处无不深受各族酋长、族人的欢迎,并以丞相赐物和地名为荣。
     诸葛亮经过一月的艰苦跋涉之后,回到斑鸠峰下的坝子安营扎寨。数月来不毛之地的长途征战之后,看到这里青山绿水,景致诱人,便触景生情,思念起翠竹掩映的隆中茅庐,于是在帐中挥毫写下“思茅”二字。次日邀约各酋长会盟,诸葛亮坐在轮椅上,右手持鹅毛扇,左手拿着书写的“思茅”二字说:“此地就称思茅吧!”接着他倡导各族团结,广植茶园,发展生产,共谋生计,思茅也成了名扬四海的产茶圣地。
     第七点,茶的品性清幽、儒雅、隽永、平和,讲求“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中的“淡泊”与“宁静”。兵学之道的最高境界,就与这茶道相似。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讲到:“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的这一思想,指明了战略运筹的最佳选择和战争目的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全胜”,即不通过激烈直接的交战,使敌方屈服于我方,使战争双方都得以保全,把战争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兵不钝而利可全”,得到圆满的结果,而这个“全”与中国茶道中的“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这是一种全赢的思想,既要赢得战争,又要赢得人心,赢得和平。这一“和”的思想,已经越超了战争层面,从而成为国家大战略的总体追求和最高目标。
    第八点,茶要经过沸水的冲泡,几经沉浮才能味道甘醇,清香可口。宛如天空要经过暴风雨的洗礼之后才能出现彩虹。打仗也像冲茶一样,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艰苦考验,部队才能百炼成钢。
    我感到以上八点是圣人之勇、圣人之智、圣人之谋、圣人之德在茶道与兵道中的体现,也是陆羽在《茶经》中所讲的“精行俭德”之茶人的素养。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勇者乐茶。”一杯清茗在手,若能品尝到茶中包涵的力量、勇气、智慧、韬略、仁爱与长久,便是体会到了中华兵道与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打印】 【关闭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