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中国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宽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戈最适于勾、扫和劈击。是商周至秦汉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为兵器的统称。
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战国时期又作“丫”字造型。戈变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现和不断延长。“内”也逐渐从单一的固定、配重、装饰作用,发展成为明确的作战部位。
戈的柄称“柲”,顶端铜帽称“柲冒”,金属柄的又写作“铋”。根据考古资料记载,戈在商中期尚属于短兵器,“柲”的长度多在一米左右。商周之际才逐渐发展成为兵器,还出现了“柲”上同装三戈头的情况。考古发现,戈作为钩杀的兵器,为了准确地掌握援的钩喙方向,戈柲的横截面通常是扁圆的。而经典的戈,是战国后期秦国军队大批使用的“吕不韦戈”。汉代仍用戈作为长兵器。汉代的一种铜戈,形体较大,援与内均向上扬起,而且援、内胡上均带刺,是战国晚期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戈的造型像昂首的翘尾、引颈长鸣状,通称鸡鸣戟或雄戟。
初期其戈文在援和内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但为了防止戈头掉落,在商以后加添了阑和胡。所以在商后,直内戈很普遍。
戈,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进攻性兵器,是用两面刃的勾兵进行钩杀。它盛行于商至战国,秦以后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