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领使用的鞭,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那种用来驱赶牲畜的皮鞭,也不是武林中女侠用的软鞭,其外观似一根铁棍,它的攻击方式一般以劈、扫、捅为主,专门用来对付比锁子甲更坚固的盔甲的武器,可以轻松打碎护心镜,可谓是最强破甲武器。
鞭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器械。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古人一般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鞭的由来与锏相同,自古便有“惟锏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软硬之分”之说,意思就是,用锏做武器话肯定是用双锏,而用鞭做武器就有单、双、软、硬之分了。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使用鞭的人都必须是大力勇猛之人。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大将黄盖使用的就是硬鞭,《隋唐演义中》,唐朝名将尉迟恭的武器就是钢鞭,《水浒传》中的“双鞭”呼延灼,所使武器便是一对水磨八棱钢鞭,呼延灼的爷爷北宋的呼延赞,使用钢鞭,当时人称“铁鞭王”。
根据鞭的外观不同,主要分五类:
方节鞭 由鞭身和握把组成,鞭身为十一节方形铁疙瘩组成。鞭把为圆形铁制。用时以鞭身击打;
秦家鞭 鞭长四尺,通体为长铁杆。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圆球。没有明显的鞭把和鞭尖的区别;
雷神鞭 长四尺,鞭把与剑把相同,鞭身前细后粗,共为十三节,形如宝塔,鞭身为方形,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尖成方锥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余。把手处有圆形铜护盘。鞭重三十斤,通体为铁制;
水磨钢鞭 鞭长三尺五寸,鞭把为五寸,鞭身长三尺。鞭身后粗前锐。呈方形,有十三个铁疙瘩,鞭头稍细,为方锥形。鞭把粗为一寸三分。鞭头鞭把三处均可握手,能二头使用。有十三个方形疙瘩,双鞭又名雌雄鞭,左手较轻,右手较重;
竹节鞭 其鞭长四尺半,把手为圆形,上有若干突出圆结,便于握手。把手前有圆形护盘。鞭身前细后粗,呈竹节状,共有九节或十一节不等。鞭身顶端很细。通体为铁制。
(本文原刊自《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