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城东北7. 5公里有座土丘,当地群众叫芦堌堆。芦堌堆原名叫桂陵,后来这里有一家大地主姓卢,把这座土丘改称芦堌堆。这处古遗址,虽然历尽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洪水淹淤,但土丘依然突出地面,巍然耸立。
战国时期,著名的桂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说起这场大战,就要了解孙膑与庞涓这两个人物。在河南境内的太行山余脉,有一座云梦山,号称玄徽子的道教传人鬼谷子在这里隐居,办了一所传授兵法与纵横之技的学校。孙膑、庞涓及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曾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为人争强好胜,总好占上风头,但在鬼谷子布置的谋略、阵法比试中,多次被智高一等的孙膑所识破、击败,而自己总是居于下风。他们俩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出山后,一起投奔了魏国,以求创立一番功名。到魏国不久,由于庞涓心胸狭窄,怕学识远在自己之上的孙膑对自己的前途构成威胁,便采取栽赃陷害的办法,让魏惠王把孙膑的膝盖骨剜掉。齐威王听说此事后,派人把孙膑暗中接回齐国拜为军师。
公元前353年10月,齐国为解救魏军对赵国的围困,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 今河南开封市 )。魏军大将庞涓为回救国都大梁,急忙率军从赵国退兵。当时,桂陵有一条道路,是连接齐国都城与魏国都城的重要通道。孙膑得知魏军回师,主动退兵,在桂陵一带部署待机。此时,庞涓依仗兵势强大,一路穷追不舍。当魏军疲劳之师追至时,孙膑指挥齐军利用桂陵的有利地形,四面包围,一举将魏军击败,庞涓率少数人马突围,损失惨重。“围魏救赵”的成语就出自此次战例。明代王相枢有一首写菏泽《桂陵柿叶 》的诗说:“枫树流舟柳变黄,杖藜散布桂陵乡……拓来野老林间坐,闲说齐师败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