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故城位于莒县县城的四周,这是春秋至战国初期一座重要的都城遗址。
追溯历史,莒国距今已有近3000年,相传为少皞后裔所建之国。少皞( 少昊 )是远古时代东夷族的部落首领,传说为五帝之一,其后裔在西周初期亦被天子封为莒国的君主。初都介根( 今胶州西南 ),后迁都于莒。莒国强盛时,其疆域北达高密、安丘,西至沂水、沂南,南到赣榆,东濒大海。这座古都以坚固著称。据《左传 》记载:齐桓公小白在齐国内乱时曾与鲍叔牙一起跑到莒城避难,当时小白就说“莒城守险难犯”。郯国国君在齐灭郯时,曾来莒藏身;鲁国公子庆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也来此躲避。战国时代,燕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一连攻下齐国的70余座城池,惟独莒城与即墨2座城池( 当时莒国已灭亡,莒城属齐 )攻不下来,燕军围困达半年之久,仍然没能攻下,称得上是“坚似铜墙,固似铁壁”。
莒国从受封起,至公元前431年被楚国灭掉止,共传23世。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这个幅员不大的小国,为了争夺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在列国诸侯中征伐、会盟,十分活跃,曾先后吞并过向国(在今莒南县境内 )、灭掉了鄫国( 在今苍山县境内 )。期间,莒国还与齐、鲁等大国发生过多次战争,夺取过它们的一些重要城邑。莒国故城规模宏大,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南北依山,面积近50平方公里,为莒县县城面积的五六倍。《 水经注·沭水 》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今城西北角城子后村一带,尚存城垣长400米,高3米,宽30米;外城南垣长约3000米,宽30米。内城东南角至西南角有断续残垣700余米,高8~9米,宽40米,可见当年的城防巍峨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