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墓祠位于曹县城东南15公里大集乡殷庙村西300米处,今墓址尚存。墓前原有元圣祠,现庙宇已无痕迹,只有数座残碑断碣和一口古井供后人凭吊。宋代《史记集解 》说:“《 皇览 》曰:伊尹家在济阳已氏平利乡。”已氏在春秋时代为氏邑,隋代改为楚丘县,明代于此设曹县,平利乡即是这一带。此外,在曹县城北莘冢集乡,曾建有一座阿衡祠,庙门上方的石碑上刻有“三聘伊尹”4个大字。“阿衡”意为宰相之职。墓祠和阿衡祠,都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商代奴隶宰相、辅佐汤王灭夏的军师伊尹而建。
莘冢集在商朝时很可能是伊尹的领地。传说伊尹出生在伊水(今河南洛阳附近的一条河流 )地区,出身贫寒,自幼被卖到有莘国( 今曹县莘冢集一带 )当了奴隶。因他聪明手巧,会一手出色的烹调技艺,很得有莘国君的喜欢,让他留在宫内担任招待宾客的厨子。伊尹在当厨时,留心向来往的客人打听各国的情况,对当时的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汤王身边有一位名叫仲虺的左相,曾到有莘国君家做客,在与伊尹交谈中,仲虺发现他是个很有才略的人。回国后仲虺向汤王举荐,汤王先是派一名使臣到有莘国求聘未成,后又派仲虺前去求聘,也被有莘国君拒绝。最后,汤王听取仲虺的建议,向有莘国君的女儿求婚,有莘国君才同意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陪女儿到了商国。汤王听了伊尹对天下大事的看法,果然谈吐不凡,便不顾众臣的反对,任命伊尹为右相。之后,汤王在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先剪除夏王在东方的羽翼葛、韦、顾等国,而后兵分三路,中路由汤王率领,左右两路由伊尹、仲虺率领,击败了死心塌地追随夏桀的最后一个昆吾国。随后,商军又直扑夏王朝的都城,商、夏双方的军队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县安邑镇北 )展开一场大战,夏军被商军击溃,夏桀逃走后被捕获杀死,商汤终于建立起商王朝。
汤王在今曹县一带建立都城后,伊尹又辅助汤王制定了各种典制,使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大治。汤王死后,伊尹继续辅佐第二、第三代君王治理国家。史书上还记载着伊尹帮助太甲悔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