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为世人皆知,但还有比万里长城早约300余年的古长城,这就是横亘在山东境内的齐长城。
关于齐长城的最早记载,见于《 管子·轻重篇 》:“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北,齐也。”齐长城西起济南市平阴县境,沿泰沂山脉去,缘山筑起,经长清、泰安、历城、莱芜、章丘、博山、临朐、沂水、莒县、五莲、胶南至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全长618公里,是一项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齐长城的修筑时间,据推断在公元前555年以前。当时齐国在桓公的领导下,初兴霸业,渐渐崛起于东方。晋国是地处西南的一个强大国家,对齐国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出于防御的目的,齐桓公把修筑边界要塞之事作为一项重要措施。齐长城始筑于西段,这里位于济水和泰山之间,地势开阔易攻难守,是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之地。到齐灵公时,西段长城已经完成,这时齐国又受到来自东南楚国的威胁,齐灵公、齐威王时又继续把西段长城向东增修扩展,到齐宣王时期(前319~301年 )最终完成了东段长城,全线贯通。后来,齐湣王又对齐长城进行了全面整修,使其由建到修前后跨越400余年。
齐长城的工程浩大,建筑风格独特,防御体系严密完备,堪称奇迹。整个长城,跨越大小山头1500多座,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以石块垒砌,墙体犬牙交错,异常坚固;在陡崖峻岭之上,则以山险代城,相互结合;在平原田野之中,就地取材,或聚土夯筑,或混土板筑。齐长城的墙体一般高达6 ~ 8米,上有垛口、瞭望孔,下设附墙、站台。在沿途军事要地或制高点上,则内设城障、外筑峰燧,由重兵把守。在长清至沂水的这一段长城,除主线外,还有3条长城复线,长清、肥城境内的复线为9. 9公里,莱芜、博山境内的复线为6. 7公里,临朐、安丘、沂水交界的复线为63. 9公里,从而在重点防御地区形成了两道屏障。目前,齐长城还有64. 5%的地段、遗址保存较好。其中,以章丘市与莱芜市交界处的“锦阳关”遗址、沂水县境内大岘山“穆陵关”遗址保存得比较完整。
齐长城的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历史上写下了浓重而壮烈的篇章。齐桓公与各国的会盟、齐鲁长勺之战、晋之联军伐齐之战等著名战争,都是以齐长城为背景而展开的。当年雄图霸业、金戈铁马的场景早已灰飞烟灭,但这里仍让人追思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