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中期,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的一次著名伏击战。
魏于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又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 )、旧都安邑( 今属山西运城 ),但是实力尚未根本削弱。周显王二十五年( 前344年 ),魏又召集邹、鲁、宋、卫等国赴逢泽(今河南开封南 )会盟,自称为王。齐、楚、韩等国对此不满,拒不赴会。次年,魏惠王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 今属河南省 )。
韩国是当时七国中较弱小的国家,面对强魏的进攻,韩昭侯派使者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议。邹忌认为魏韩两国相争,无论谁败,齐国都有利,主张不救。田忌主张出兵救韩,担心如果不及早出兵的话,韩国投降了魏国,魏国就更强大,对齐国不利。孙膑则提出了一个“救而不救”的策略,就是接受韩国的请求,答应出兵援助他们,但是不立即出兵,等到韩、魏两败俱伤时再出兵。为什么呢?答应出兵,能够坚定韩国抗魏的决心;不立即出兵,是因为魏韩还未交锋,齐国立即出兵等于代韩抗魏,齐军损耗太大,而且未必能战胜强魏。只有等到魏韩二国都消耗得差不多时,齐军再出兵救韩,便有更大的把握胜魏强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齐威王于桂陵战后图谋继续利用三晋矛盾,给魏以致命打击,遂采孙膑之议,暗中许诺齐将出兵,韩国得此承诺即全力抗魏,但毕竟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五战俱败之后实在难以支持下去了,又派使臣催齐出兵。齐威王见时机成熟,便于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 ),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
这次孙膑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 ),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 今河南民权 )。庞涓闻齐进军国都,遂撤韩围回师,欲击齐军于大梁。然而齐军在过阿( 今山东阳谷东北)、鄄( 今鄄城北 )入魏境不久,得知韩围已解,马上还师回齐。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率军10万追击齐军,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在经过外黄( 今河南兰考东南 )时,魏太子申本想听从徐子的建议退军,但庞涓自恃精锐,邀功心切,欲全歼齐军,并深入齐本土。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示弱,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不堪一击,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齐军先到达马陵,孙膑见马陵地势险隘,道路狭窄,两旁林木茂密,又估计魏军必于傍晚到达此地,遂在马陵设伏,将蒺藜布于前,当作沟堑;以战车、大盾构成野战的前沿壁垒,令弓弩手埋伏其后;在战车上布置弓弩手和执戟甲士。天黑时魏军果如期而至,进入齐军伏击圈,因连日疾行而疲惫不堪。据说当时庞涓赶到马陵后,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实力大损,由盛转衰,齐、秦逐渐成为东西方对峙的强国。孙膑也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马陵之战,齐军再次运用“批亢捣虚”之策,迫使魏军回救,陷于被动;针对庞涓骄傲轻敌,不急于与之决战,而以退兵减灶之计调动魏军,出奇制胜,以作战指导的高度主动性、灵活性,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经典的机动作战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