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著名战例 > 正文
桂陵之战
2014/3/11 来源: 作者:


    桂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前期,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北)对魏军的一次著名截击战。在这场战役中,齐军避实击虚,攻其必救,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又假意以弱示敌,巧施截击,取得了大败魏军的全胜,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背景

    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中以魏、赵、韩、齐、燕、楚、秦七国为最强,史称战国七雄。魏国率先在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势强盛,与韩、赵合力兼并邻国土地,令弱小诸侯称臣。而赵、韩并未获得实利,坐看着魏国独强,对韩、赵自身构成威胁,所以三晋联盟逐渐瓦解,魏、赵、韩各自图谋发展。魏为便于统治其广袤的东部地区,加强控制东方诸侯,兼受西方强秦的胁迫,于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与向中原扩张领土的齐国形成尖锐冲突。齐一度试图削弱魏在中原的势力,曾出兵攻占魏地观(今清丰南),并迫使泗上诸侯由朝魏而朝齐。然魏惠王时魏尚有相当实力,齐国必须拉拢韩、赵才能达到削弱魏国的目的。

    过程简介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攻占了卫国的漆(今长垣北)、富邱,并驻兵。魏惠王于是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围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并征调宋国军队助战。赵成侯派麛皮求救于楚,楚宣王纳将军景舍之议,表面承诺出兵,实欲待赵、魏两败俱伤而见机取利。麛皮识破楚人意图,建议赵王与魏讲和,然赵王犹豫不决。同年,魏虽被秦乘机大败于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被夺;但魏惠王不为所动,仍令庞涓加紧攻赵。次年(公元前353年),赵求救于齐。
    齐相邹忌主张不救。齐臣段干纶(一说段干朋)认为魏如破赵,魏国的势力会更强大,对齐国不利,主张救赵,提出先攻魏襄陵(今河南睢县)的作战方针,既示齐已出兵,又可待魏疲赵破之时,齐两收其利。齐威王采纳了第二种建议,派部分兵力与宋帅景善攴、卫帅公孙仓的军队合攻魏襄陵,牵制魏军。同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
    田忌主张率齐军直赴赵地解围,孙膑料敌审形,认为魏强齐弱,赴赵,以弱对强必败;可乘魏军精锐在外,魏都大梁防务空虚之机,采取“批亢捣虚”(避强击弱)、攻其必救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国都城邯郸的被围自然就解了。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定示敌以齐方将帅无能,冒粮道被魏军截断的风险,故意以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邑大夫,率军一部,先攻人多兵众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定陶东北),结果兵败战死,造成齐军很弱,指挥不力,不堪一击的假象,并掩盖齐军进军大梁的真实意图。平陵战后,孙膑迅速以轻车锐卒西进,直扑魏都大梁,为了给魏军造成齐军人少的假象,将主力分散隐蔽其后。庞涓中计,撤离邯郸,又自负魏武卒精锐,竟然把大部队抛在后面,自己率轻锐兼程赶回,企图全歼齐军于大梁。孙膑得知魏师已撤,即令齐军折向北,至魏军还师必经之道桂陵截击之,大败毫无准备的魏军。

    战例分析

    此战,齐军料敌而谋,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已握战略主动,又示弱骄敌,快速机动,巧施截击,终获败魏救赵之功,创造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摘自《齐鲁兵学》) 

打印】 【关闭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