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争道 将帅争谋——《孙子兵法》的国家安全战略
张云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一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军事理论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这部兵学圣典的伟大历史作用经久不衰,殊罕堪匹。本文仅对《孙子兵法》的国家安全战略,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国主争道,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
    孙武生活在春秋后期,这是一个阶级斗争激烈、战事频繁的时代。身处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动之际,孙武耳濡目染的是,众多的诸侯列国在连绵不断的征战杀伐中兴衰存亡的历史悲喜剧。战争使得一些国家强盛了,一些国家衰败了,一些国家灭亡了,“其兴亦勃焉,其亡亦忽焉”。战争也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厚重的历史性课题:怎样认识战争?怎样面对战争?又怎样在战争中保卫国家的安全?孙武的出现和《孙子兵法》的问世,使人们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解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层次。
    《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强调:“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像一个人那样,人有生死,国家也有存亡。对人而言,一生中最大的事,莫过于生死;对国家而言,没有比存亡之事更大的了。然而这一切,又都决定于战争的胜负。兵败牧野,殷随之而亡;师丧钜鹿,秦二世覆灭。这一“存亡之道”是古往今来早已被许多战争事实证明了的通则。所以说是“存亡之道”。
    国无防而不立。为了防备和抵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活动,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和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而制订的国家安全战略,是有效地进行国防建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作为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末年齐国大军事家孙武,在齐文化熏陶之下产生的这部兵书,它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在吴国得到了验证。国小兵微的吴国,自从孙武执掌兵权之后,“强兵争霸业,试武耀军容”。并与伍子胥一起辅助吴王经国治军,使得吴国迅速崛起,“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在这之前,孙武虽然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并著兵法十三篇,但世人莫知其能。吴国的强盛,使得孙武及其兵法十三篇初露头角。到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境内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战国时期不少军事名著如《吴子》、《孙膑兵法》、《尉僚子》等也都引用并发挥了《孙子兵法》中的若干军事理论。《孙子兵法》在其诞生之初,就奠定了其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孙武的经世硕划之论,更为后世所珍视。所以明代茅元仪说过:“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在孙武看来,用兵打仗,这一关乎国家安全和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可不加以认真研究考察的,必须“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即从“五事”和“七计”等客观实际出发,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究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所谓“五事”,即“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所谓“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方面的情况。但是,无论“五事”“七计”,都把“道”放在首位,表明了“主争道”的极端重要性。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危也。”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一定要取得民心;而要取得民心,就一定要修明政治。政治修明,庶绩咸熙,就一定会万事兴旺,国泰民安。一旦遇有外侮,人民就会自觉自愿地团结在政府的周围,恭候驱策,并且毫无畏惧地勇往直前,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上下一致,共同对敌。面对这样的国家,还会有谁敢侮予呢?相反,主若无道,上下如水火,就会众叛亲离,那么,又有谁与为守?即使城高池深,船坚炮利,粮饷充足,人民也会委而弃之无道之君,倒戈相向,哪里还有胜利可言呢?有鉴于此,总体认识,孙武将“主争道”的思想进行细化,他不仅提出了“令素信著,与众相得”这样统驭军队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唯民是保”这样建设国家军队的根本目的;还提出无论是建设军队,还是统驭军队,都不是为统帅一个人争虚荣,避大罪,“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这样的价值标准。
    当然,孙武特别强调的还是对于战事的决策,无论战与不战,都必须以“道”来衡量。孙武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有“道”,是决定战与不战的先决条件。“主”认识此“道”,自然决策开战;倘若“主”不识此“道”,也可以开战。“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总之,“道”是决策战事的主要依据,离开了“道”,就不可能决策战事;离开了“道”,更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孙武的同时代,道家鼻祖老子李聃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因此对战争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与道家相左,孙武既重视以道取胜,以战争获得利益;但绝对不是一味崇尚战争,而是强调“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告诫人们:“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也不知用兵之利能尽。”实施用兵打仗的主要决策依据,就是看对人民是否有利,对国家的安全是否有帮助。“非利勿动”,这是“主争道”思想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在孙武的那个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见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将帅争谋,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条件
    量主以道,衡将首智。主与将,无疑都是共御战争全局的决策者。主能否争道?将帅能否争谋?是判断双方指挥和驾驭战争能力的主要依据。“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说主争道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那么,将帅争谋则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必备条件。
    谋者,谋略也。战争是力量的竞争,也是谋略的竞争。将帅争谋,主要是指能否熟练地使用军事谋略并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在国家总体战略指导和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作为军队的统帅和战场的指挥员,将帅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将帅的指挥素质。虽然,指挥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孙子兵法》中对将帅争谋思想的阐述,是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而贯穿于十三篇之中。孙武认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在他看来,一个深知兵法韬略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同时,他提出了选拔将帅的标准是:“智、信、仁、勇、严”,把“智”即智谋放在第一位,当作衡量将帅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在孙武的影响之下,历代兵家都十分重视将帅的谋略素质,强调“贵谋而贱战”。唐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李荃认为,军队是否英勇善战,于将帅的谋略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谋略高明的可以获得有利的态势,打起仗来会使怯弱者变得勇敢;而谋略错误的就会失去有利的态势,打起仗来会使勇敢者变得怯弱。“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成势,则怯者勇,谋夺失势,则勇者怯。”所以“勇怯在于法,成败在于智”,军队的勇怯在于将帅用兵之法的优劣,战争的成败在于将帅智谋的高低。在战争的大舞台上,胜利的砝码总是加在具有高明谋略的将帅一方。
    将帅谋略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战争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中这句话,一语中的地揭示了战争的这一本质特征。有鉴于此,孙武及其众多的兵家才特别强调将帅的谋略素质。战争的性质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诡道之中,敌我双方就根本不存在仁爱信义可言。对待敌人,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而且越狡诈则越能显示将帅的高明,并且越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将帅争谋思想的提出,完全出于对战争诡道说的考虑,以适应战争诡道的需要。
    将帅争谋,主要是争的军事谋略。军事谋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谋略是为国家的政治谋略服务的,同时又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谋略。因此,将帅争谋应该受国主争道所制约,并与国主争道相一致。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孙武以战争依赖总体国力为着眼点,主张战事“贵胜不贵久”,并据此确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正确地统筹作好战争的总体准备,预计攻战、防守节奏和战争起止大计等宏观作战环节,作好争胜的物质基础。作为精通军事谋略的将帅,无疑是一个深恤国力、民力,精心组织后勤供应和延缓战争持续力的智者。以这样一个胸有全局、谨慎用兵的将领作统帅,战时可以稳操胜券,平时则可安国保民,只有这样的将领,孙武才把他称之为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将帅争谋的关键在于掌握战争的规律。《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孺幼皆知的至理名言,这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从这一规律出发,孙武从长期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出了若干很有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特别是“先胜而后求战”的军事理论,可以说是将帅用兵之道的精华之所在。“先胜而后求战”就是在国家整体战略指导下,在充分了解彼己强弱胜负之情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战争准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了把握取胜而后求战。反对那种既不作调查研究,也不作周密准备,而又盲目轻敌的“先战而后求胜”的做法,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
    将帅争谋思想还体现在具体的实战战术的灵活运用上。先胜而后战,当然是将帅争谋的一个前提条件,然而,战场局势的千变万化,更是施展将帅军事谋略的用武之地。《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示形”、“动敌”,“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实际作战的原则。“示形”、“动敌”,就是用“示形”的方法,用“诡道”诱骗以调动敌人;同时,注意不为敌人所调动,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稳操战争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处处被动,以便“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我专而敌分”,就是在作战中要造成“以镒称铢”、“以石段投卵”的局面,集中优势兵力,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从而达到“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的目的。“避实而击虚”,就是在“知彼知己”的前提条件下,找出敌人的虚实所在,避开敌人力量的坚实之处,打击其虚弱之点,“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达到“攻而必取”的目的。“因敌而制胜”,则要求将帅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随时随地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战法。孙武十分欣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作战指导上真正做到“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充分发挥将帅的聪明才智,以谋取胜。
    在用兵的形式上,历代兵家都认为,运用奇正之道,是将帅争谋的集中反映。用奇和用正,是战争活动中力量使用的两种形式。正者,通常是用兵的常法,反映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奇者,通常是反常规的用兵之法,反映了作战指导的特殊规律。奇与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作战中的表现形式,两者又是相辅相成,奇正相生,变化无穷。所以,孙武将奇正的运用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他看来,“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也。”孙武断言:“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孙武同时又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也一定要灵活地掌握奇正的配合,这是将帅智慧和指挥才能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将帅在战场上争谋活动之深刻而生动的表现形式。
    三、两全之策,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国主争道,还是将帅争谋,都是以全争全胜为其主旨,虽然这里含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却反映了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论,正是围绕全争全胜为主旨而展开的。
    孙武指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孙武的用兵法则。孙武以为,即使打一百次仗胜了一百次,也不是最完善的计策;不打仗却能使敌人降伏,才是最完善的计策。因为不战而胜,可以避免伤亡。当然,避免伤亡不仅仅是敌人一方,也包括自己一方,从而达到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的目的。所以孙武主张用兵的上策是击破敌人的计谋,次策是击破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破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击敌人的城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基于上述的用兵法则,孙武提出了全争全胜的两全思想。他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策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以完全无误的计策,去争取完全有把握的胜利,这是孙武战争指导的崇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样的崇高目标,孙武还有另一方面更深刻的考虑。孙武认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战争全胜的目的,战争更需要的是以安定国家、保全军队为其主要任务。他指出,不因国君或将帅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而轻启战端,危害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必须服从广大人民的意志,以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坚决做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原则,主张“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因为,“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为此,孙武提出了这样的结论:“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寻绎孙武所言,撮举其大义,笔者认为,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强调战争,即战与不战,都必须以国家的安全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合于利而动,不合利而止”。二是把安国全军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反对因一二人的愠怒,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存亡、生死,不惜挑起战争,破坏和平。三是申明对战争应持的态度,支持合于人民利益的正义战争,反对劳师动众的不义战争;“非危不战”,为了挽救危亡,孙武坚决主张奋起反抗,以捍卫国家的安全。
    以全策谋取对敌战争的全胜;以全策实现安国全军的目的,正是孙武所阐述的至高无上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原则。作为战略决策的上策,既运用于战争的准备阶段,也使用于战争进行的全过程。几千年来,这一思想曾经在漫长而激烈的实际军事斗争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并且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