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甲十万 日费千金——《孙子兵法》的国防经济思想
王新斌

    国防经济是为国防安全提供资源保障的经济。在《孙子兵法》成书时代并没有“国防经济”这一专门术语,但是我们在研究《孙子兵法》时,却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国防经济思想。有些见解十分精彩,对我们国防经济体系建设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国防经济问题是战略“庙算”的重要内容,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坚持高层决策,搞好总体规划
    未战庙算是孙子兵法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始计篇》指出,“夫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其大意是,开战之前就预计到胜利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得胜的条件多。“庙算”的基本内容与后勤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国防经济问题。《作战篇》明确:“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军争篇》也有:“百里而争利……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等等。所有这些具体数字都属于直接与军队建设和作战相关的经济问题,可以看作是国防经济思想的原始形态。国防经济问题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当今时代处于国防经济加快发展时期,面对世界国防经济的全面转型和切实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国防经济建设。一是要树立加快推进国防经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迫切需要加大国防经济投入、优化国防经济结构、创新国防经济体制机制、转换国防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综合国力的提升,以确保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国防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从我国情况来看,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国防经济要为我国国家安全利益拓展提供量足质优的资源保障,要为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等领域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还要为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坚实可靠的战略支撑,这是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二是超前谋划国防经济建设转型的思路。当今时代的国防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方向性、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家集团,为了争夺和保持下世纪的战略优势,正不遗余力地引导国民把目光从国内移向世界,从眼前移向未来的制高点,加快推进国防经济转型。如,美国新近推出的军工转型路线图,已经放弃了按照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产业部门产品属性划分国防工业的传统做法,而将国防工业基础重新划分为基于“战斗支持”、“力量投送”、“精确交战”、“本土和基地防护”、“一体化的战场环境”等五种作战效能的产业领域。紧紧围绕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提高这一轴心,展开的国防工业资源整合,把工业部门建设和战场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战场和工业融为一体,形成最佳的组合效应,进而推进国防工业的整体转型。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我国国防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供需矛盾、结构问题、产业能力和体制障碍等重大问题,积极迎接挑战,加快推进国防建设的科学发展。三是坚持信息主导转型建设。当今时代,国防经济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出现令人瞩目的新趋势,关键在于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国防经济建设正在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这是当今国防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目前进行军事变革的4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把目标定在2015年前后初步实现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并采取了国防经济转型的一系列配套举措。面对我军发展现实水平与新军事变革先行国家存在的差距,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军队建设双重历史任务,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二、国防经济实力是“举师”作战的物质支撑,必须注重国防经济与综合国力协调发展,切实夯牢依托,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
    《孙子兵法》在《作战篇》开篇列出的数字说明了必须在拥有一定规模的战车、兵士和资金以后才能兴师动众决战千里,《谋攻篇》则具体说到要攻城必须事先准备好大盾和橹等攻城器械,《形篇》又从全局高度指出要取得作战胜利必须有广阔的地盘、丰富的物产和充足的人力,《计篇》把武器装备状况作为考察敌对双方的重要条件之一,《军争篇》特别强调:“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些议论体现了一条重要原则:国防经济实力是战争的物质基础。为了维持国防经济实力,也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如,《作战篇》的“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提出了以速战的办法来延缓国防经济实力的消耗;“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提出了以避免远输的方法减少国防经济实力的消耗;“因粮于敌,军食可足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明确了以取之于敌的办法来补充国防经济实力,这都表明了《孙子兵法》始终如一地贯穿着重视建立和维持国防经济实力的思想。现代国防经济实力是以综合国力为依托组成的捍卫、巩固和扩大国家利益的力量,特别是在领土资源价值上升、海洋权益地位突出、利用外层空间意义提高、国门之外有利益的问题明确的今天,我国国防力所及的范围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防线上,加强国防经济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适度增加国防建设投入规模。一定时期内的国防费投入,是国防建设资源强度的直接反映,世界国防开支总规模现在已经连续几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我国军费投入水平在世界参照系中处于明显偏低的位置,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入,在保证人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增大装备和科研费的比例,重点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大关键装备的投入。二是注重提高建设效益。近年来,我国国防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员费与装备费、研发费的比例不合理,国防科研投入比重比较低,维持性开支比例高,军兵种费用结构不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着重改变传统的“陆战型”、“近战型”等力量结构及其相应的费用结构,适当压缩技术水平低的部队费用,压缩非作战部队,减少指挥层次,重点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的力度,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实现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融入式”发展。“融入式”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如,英国有关法律规定高速公路必须每150公里修一个飞机跑道;韩国在2007年交付使用的两艘大型运输船,设计为军民两用型。用现代经济发展的标准看,我国国防建设体系和经济建设在总体上还是“两张皮”,还处在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人才与地方人才“融入式”发展的机制,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经济的强大支撑力,同时形成国防经济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形成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能力。
    三、国防经济水平是建“形”造“势”的首要前提,必须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战斗力增强威慑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形”和“势”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概念。“形”大体是指军事实力。“势”大体是指军事力量造成的态势。“形”与“势”相结合,也就是将一定的军事实力造成一定的态势,以形成相应的军事威力。《孙子兵法》认为:造成必胜之形要有五个前提条件,而且还必须使这五个条件有效地转化。这就是:“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其中的“度”是指所占地盘的多少,“量”是指物力资源的多少,“数”是指人力资源的多少,“称”是指将所有条件相结合所形成的力量对比关系,“胜”是指这种对比关系的必然结果。要造成有力的“势”,也赖于这些条件的转化。其逻辑关系是势力范围决定占据地盘的大小,地盘的大小决定物产的多少,物产的多少决定养兵的数量(包括军事装备的数量),养兵的数量决定军事力量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决定战争胜负。不难看出,《孙子兵法》十分明确地将国防经济实力作为“形”的前提,特别强调“势”的作用。但态势都是一定实力的态势,都是由一定的物在与客观环境所构成的关系中形成的,离不开经济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因此说,《孙子兵法》中“形”和“势”都是以国防经济水平为前提的。
    当前,我们面临的安全威胁因素比较多,需要不断增强国家威慑能力,而前提就是必须保持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提高军队战斗力水平。在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顶层设计上,将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体系,将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将军队人力资源建设和人事政策制度纳入国家人事、劳动、教育体系,将军事法制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建设体系,将战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队发展战略的相互协调,科学构建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军事能力体系。进一步拓展建设思路,充分利用民用资源,通过军民两用技术和两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促使民用高科技成果转为军用;借助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进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依托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化的生活服务体系、物资储备体系、干部住房医疗保障体系、家属就业保障体系和子女教育保障体系。另外,要注重军队基础建设的自主发展。我国军事科技工业虽然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系统化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但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关键技术、元器件和重要材料仍受制于人,离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应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轴心,逐步形成研发能力和测试能力两头强,而一般性的加工制造环节依托社会的“哑铃型”结构,真正实现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