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孙武的军粮供应思想
刘海迎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约6000字,其中论及军粮问题的有近20处,而且内容丰富,道理深邃,文采飞扬。为了学习和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试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充分肯定军粮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孙子兵法》有关军粮重要意义的论述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计篇》、《作战篇》和《军争篇》里,着重分析论证了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军粮供应管理情况是考察研究战争胜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宗明义的《计篇》中,孙武明确指出,要从“五事”(道、天、地、将、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势。随后,对“五事”一一作了具体解释,其中对“法”的解释是:“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意思是说,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军粮,但在军需物资中自然包括着粮秣,而且占有较大的份额。联系到后面提出的“千里馈粮”,“无粮食则亡”等论述,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军粮供应管理制度落实与否,既是考察研究战争胜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军粮保障的艰巨性是要求战争速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战篇》在论证“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时,着重分析了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其中明确指出,出动“十万之师”,需要“千里馈粮”(运送粮食)。这“十万之师”,人员天天要吃粮食,牲口天天需吃草料,所需粮秣数量之巨大,筹措任务之繁重,千里运送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仅是军粮一项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就难以计算,更不用说全部作战所需了。军粮筹、运、供、管的艰巨性,如同所有后勤保障一样,必然要求军队早日取得胜利,战争尽快结束。假如战争不能速胜,旷日持久地打下去,就会造成“钝兵挫锐”(使军队疲惫,挫伤锐气),“屈力殚货”(军力耗尽,经济枯竭),以至包括军粮在内的后勤供应难以为继,百姓不堪重负,国家经济极端困难,局面难以收拾。由此可见,军粮和所有军需物资经费一样,都不允许战争久拖不决,其供应保障情况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第三,不间断的军粮供应是夺取战争“制高点”的必要条件。《军争篇》主要论述如何先敌争取制胜条件,取得有利作战地位,也就是夺取战争“制高点”的问题。文中讲道,为了取得有利战争地位,军队有时需要“以迂为直”(通过迂远曲折的途径而达到近直的目的),后发先至。为此,必须“日夜不处,倍道兼行”(日夜不停,加倍行军)。那么,能不能“委军而争利”(丢弃物资器械、粮袜等,轻装前进夺取有利战争地位)呢?孙武警告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辎重”指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资,包括粮食。这就是说,军队如果没有了物资器械,特别是粮食,那就无法生存下去,当然也就谈不上夺取战争“制高点”和取得战争胜利了。这里不仅明确指出军队在夺取战争有利条件时,不能随意舍弃粮秣,而且警告军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粮食,否则,就会导致失败甚至灭亡。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对军粮重要意义的论述,是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因此,这些论述受到了历代军事家的推崇,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长期以来,人们口头上流传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一个证明。现代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虽然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人们必须吃饭的本能并没有改变,所以,粮食仍然是军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国家和军队,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军粮工作。
    二、明确提出保障军粮供应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具体办法
    《孙子兵法》关于军粮问题论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揭示了军粮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从战略和战术的不同层面,解决了如何搞好军粮供应的问题。
    在战略层面上,孙武鉴于军粮供应的艰巨性及其对战争胜负的重大影响,从军队作战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指导原则。《作战篇》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论述。文中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这其中明确提出,军队所需的粮食,不能多次从后方向前方运送,要在敌国就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有充足的粮食。这不仅是因为军粮从后方运输十分艰难,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还因为在敌境就地筹措粮秣,既方便又节省开支。文中论述道:“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意思是说,高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解决粮秣,就地取给粮食1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钟;就地征集饲草1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石(古代每钟64斗,每石120斤)为了鼓励军队“因粮于敌”,孙武还提倡”取敌之利者,贷也”,对从敌人那里掠取到资财和粮秣的士卒,实行物质奖励,这就使“因粮于敌”的措施更加完善。在战术层面上,孙武根据军队作战和军粮保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军粮供应的具体办法。首先,最主要的是,根据“因粮于敌”的指导原则,从敌国夺取粮食,保障供给。譬如,“凡为客之道”,“掠于野,三军足食”,在离开本国进入敌境内作战的情况下,要注意在富饶地区夺取粮食,保证三军得到充足的给养;再如,“重地则掠”,当军队深入敌方腹地时,后方接济困难,必须就地解决军粮补给问题;还有,“掠乡分众”,在夺取战争制胜条件的过程中,要夺取敌“乡”(古代的行政组织)的粮食、资财,补充军需,以利于相机而动;等等。其次,孙武还注重选择有利的地形,以便于军粮的输送和供应。在《九变篇》中,他提出“绝地无留”,即军队在交通不便、无水草粮食、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在《地形篇》中,他又提出”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意思是,在彼此都能来往通行的地区,应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对作战有利。这些论述,表面看来琐碎,似乎无足轻重,但是,正是这些地方,真切地反应了孙武无时无处不关心军粮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军粮供应问题。《孙子兵法》提出的保障军粮供应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办法,虽然分散在数篇之中,而且多是一言半语,但它是实战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因粮于敌”的思想原则,可以说是流芳千秋,不仅被古代军事家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战争中也起过重要作用,直到目前还在被利用。
    三、着重强调要把军粮供应问题作为”相敌”、破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孙子兵法》处处闪耀着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对军粮问题的论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孙武一方面十分关注搞好军粮供应对军队夺取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又清醒地强调要利用军粮供应上的问题观察判断敌情,通过破坏敌军粮食供应,危害敌军安全。
    在“相敌”方面,孙武把军粮供应不足在士卒中的表现作为观察判断敌情的依据。《行军篇》中举了一些这样的事例,发人深省。譬如,“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依仗手中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缺粮;从井里打水自己急于先饮的,是干渴缺水):“粟马肉食,军无悬饵,不返其舍者,穷寇也”(用军粮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炊具,不返回营舍的,是毫无斗志、准备逃跑的敌人)。这些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细致入微,别开途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透过敌军士卒的日常表现,就可以判断敌军粮食供应和士气情况,有利于军队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
    在破坏敌军粮食供应,危害敌军安全方面,孙武既重视使敌人吃不饱,乘机打击敌人,又重视破坏敌人的粮袜储备和运输设施,使敌人丧失战斗力。《虚实篇》中有“饱能饥之”,是说如果敌人给养充足,能够设法使它饥饿。《军争篇》中有“以饱待饥”,意思是以自己的粮足食饱来对待敌人的粮尽人饥,这样,就有利于战胜敌人。特别是《火攻篇》,把敌人的粮食草料作为主要火攻对象,可以说是对敌人的致命打击。文中说:“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日火辎,四日火库,五曰火队。”这里所说的五种火攻对象,除了”火人”(焚烧敌军人马),其余四种都直接关系到粮秣。“火积”,指焚烧粮草积聚;“火辎”,指焚烧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火库”,指焚烧仓库,当然也包括仓库里储藏的器械、粮秣等物资:“火队”,指焚烧运输设施,包括着运输粮秣的设施或粮道。由此可见,孙武把破坏敌人的粮秣供应,放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这不正是“军无粮则亡”思想的灵活运用吗?
    《孙子兵法》关于利用军粮供应问题“相敌”、破敌的思想,特别是“火攻”,还从反面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后勤防卫。没有严密、有效的后勤防卫,一旦后勤人员、物资、装备、设施遭到敌人的袭击破坏,后勤供应就没有保障,对军队夺取战争胜利造成严重影响。就拿军粮来说,不论在仓库储备还是在运输途中,都是敌人袭击破坏的重点,如果防卫不严,让敌人的袭击破坏得逞,就会造成军粮供应中断,军队没粮食吃,战斗力被削弱,甚至失败。古今中外,因军粮被破坏而导致失败的战例举不胜举。正因为如此,历代军事家无不重视加强后勤防卫。在高技术条件下,攻击手段和强度大大提高,搞好后勤防卫,保证后勤物资装备设施的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
    总之,《孙子兵法》关于军粮问题的论述,是孙武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军无粮则亡”、“因粮于敌”、破坏敌军粮食供应等重要思想,不仅在古代军事后勤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历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也是为了从中汲取营养,启发思考,进一步完善我军粮食供应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准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