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敌之坚 大敌之擒——孙武的用兵之法
冯祥来

    孙武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在这里,孙武只用了38个字,就非常精辟地阐述和概括了用兵作战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深刻的谋划战争、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思想。我个人体会,孙武的用兵之法特别强调了以下四个方面:
    —、必须把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对比作为确定战略方针的根本依据
    众所周知,战略方针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全局上、长远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军队的生死存亡。确定战略方针,当然要考虑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军队的精神与士气,民心、舆论的背向,战场环境与条件等等,但最重要的第一位的依据是军事实力(包括军队的数量、武器装备的优劣、经济实力与战争潜力等),忘记或背离了这个原则,就会犯极大的错误。在这个问题上,孙武开宗明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说,当我方军事实力十倍、五倍或两倍于敌时,就要采取战略进攻,特别是当我方军事实力占绝对优势时,更要采取“十则围之”的战略,造成大军压境、黑云压城之势,再辅之以政治和外交攻势,达到“全国为上”、“全军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战争目的。而当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敌强我弱时,就要采取战略防御,即“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做到在战略退却时“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在战略机动时“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在内线坚守牵制时,“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在外线进攻时“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如果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只凭一时之勇死拼硬攻或固执坚守,必然被强大的敌人所打败,即“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这一基本原则,根据不同战争时期敌强我弱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极为精辟的战略方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根据红军力量十分弱小、反动势力十分强大的现实,坚决地反对和克服急躁冒进思想,特别是针对第三次“左”倾路线“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错误主张,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中提出了“诱敌深入,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的走都是为了打”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一系列作战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正确预见了抗日战争必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提出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后又扩大到平原和河湖水网地区游击战)、“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方针和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可以说,如果没有毛主席为中国革命战争所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就没有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二、必须在战役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孙武的用兵之法,强调无论在战略上采取进攻还是防御,在具体的进攻战役战斗上,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做到以众击寡,以多胜少。毛主席曾经非常形象非常生动地解释这个作战原则:“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如何做到在战役战斗上以多胜少,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多次论述了这个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要善于集中兵力。孙武曰“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明末清初著名的萨尔浒战役,努尔哈赤在面对近5倍于己的明军分四路围攻过来时,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集中全力,逐路歼击,彻底粉碎了明军的进攻,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在总体上敌强我弱,但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上我军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例举不胜举,像中央苏区的一、二、三次反“围剿”,抗战时期的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七战七捷,西北战场的三战三捷等,无不都是对毛主席这一作战法则的生动诠释和运用。
    第二,要善于调动敌人。通过调动敌人,使众敌分散、强敌疲惫,从而形成局部战役战斗的我强敌弱,我众敌寡。如何有效地调动敌人呢,孙武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适时机动,力争主动,即“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二是利诱动敌,即“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趋也。”三是示形骗敌,即“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此动之,以卒待之。”“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中国古代,通过调动敌人形成强弱转换,最终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是孙庞斗智的两个战役,即孙膑“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和“减灶诱敌”的马陵之战。毛主席和我军老一辈革命家更是把这一指挥艺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彭老总指挥的“陕北蘑菇战”,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定陶战役,陈毅、粟裕指挥的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等等,都无一不闪烁着善于调动敌人并战而胜之的智慧光芒。
     第三,要善于避实击虚。避实击虚是形成以强击弱、以多胜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孙武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三国时,邓艾间道入川灭刘禅;晚唐时,李愬雪夜奔袭下蔡州,都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的成功范例。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们和强敌相比,在武器装备和高新技术上仍然处于很大的劣势,由于战场情况空前透明(有时是我暗敌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机动力、突击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空前提高,指挥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覆盖,将会给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我军的作战行动造成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贯彻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就是要想方设法避开敌人强大的正面攻击锋芒,抓住敌人武器装备和指挥信息系统上最脆弱的环节,集中我之全部或大部精锐力量突击之,力争造成敌之指挥瘫痪或部分瘫痪、高技术武器装备失灵或部分失灵,从而夺取战场主动权。
    第四,要善于任势造势。《孙子兵法》不但强调在战役战斗的部署上要集中兵力,以多击少,而且强调在战斗发起之前,要善于任势造势:一是治气,即对敌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对己则“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二是治心,即对敌军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三是治力,即“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四是治变,即“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五是势险,即“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做到“其疾如风,侵掠如火”。六是节短,即发起攻击要短促猛烈,“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三、必须采取积极防御,摒弃消极防御
    孙武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即弱小的军队一方,如果只知死打硬拼或固执坚守,就一定会被强大的敌军所消灭。在这里,孙武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实施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孙子兵法》对如何实施积极防御,主要讲了两点:
    一是攻守结合,以攻为守。孙武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孙武在这些论述中反复强调必须清楚了解敌我力量对比,能攻时则攻,不能攻时则守,强有强的打法,弱有弱的打法。在防御中,先要想办法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创造条件,寻找敌人的可乘之隙,后发制人。要想不被敌人战胜,就要善于防守,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组织进攻。在这里,孙武明确提出了防御特别是战略防御不能是消极的单纯的防御,必须和进攻紧密结合,因为只有进攻才能不断地消灭敌人,削弱敌人的力量,最后战胜敌人。正如毛主席所讲的“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相结合,而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必要的方针。”
    二是重点防御,重点坚守。孙武曰:“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孙武在这些论述中,明确指出了处于战略或战役防御的一方,不能平分兵力,处处设防,那样必然“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造成每个地方每个环节都兵力不足,防守薄弱,这就非被强大的敌人打败不可。为此,孙武强调必须全面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攻防态势,选择对防御成败安危相关且地形易守难攻的战役要点,集中主要防御兵力防守之,同时,做好充分的战场防御准备,以达到“守敌必攻”、“守而必固”。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提出了“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毛主席说,“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当敌举行大规模‘围剿’时,一般的原则是诱敌深入,是退却到根据地作战,因为这是使我们最有把握地打破敌人进攻的办法”。“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军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四、必须坚持奇正相生,战胜不复
    孙武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武把“以正合,以奇胜”视为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同时又指出奇正关系是虚实莫测,变化无端的。如战役部署上的内线防守与外线进攻,战术运用上的正面交锋与翼侧攻击,兵力使用上的正兵当敌与奇兵偷袭,作战指挥上的“常法”与“变法”的交替使用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高明的将帅根据战场情势而灵活把握。如何做到奇正相生呢?一是“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即熟知作战地域的天候、地形情况,这是奇正用兵的客观条件。二是“策”、“作”、“形”、“角”,知彼知己,即通过认真的分析筹算,找出敌人作战计划的强点和弱点;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周密组织侦察,了解敌情、天候、地理的有利与不利之处;进行一下火力和兵力侦察,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这是奇正用兵的前提条件。三是示形于敌,隐蔽企图,迷惑和欺骗敌人,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进而实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是奇正用兵的精髓所在。四是奇正转换,瞒天过海。孙武曰:“兵者,诡道也。”“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兵不厌诈,战胜不复。出正和出奇,正兵和奇兵都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以正为正,以奇为奇,但有时正可以变成奇,奇可以以正的形式出现。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10月26日,我129师陈赓旅之772团在七亘村对日军辎重部队组织设伏战斗,歼敌150余,缴获骡马300余匹及弹药给养无数。3天后,10月28日,我利用敌军以为出奇不复的判断,在该地再次组织伏击战斗,又一次成功地歼击敌辎重部队。七亘村的重复设伏,就体现了首战用奇,奇则变“正”,再战用“正”,“正”仍为奇的谋略思想。孙武说“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能因地、因时、因敌变化而不拘一格出正用奇者,乃是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