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所处的时代,是春秋后期群雄争霸的时代。《孙子兵法》是孙武献给吴王阖庐的“见面礼”。《孙子兵法》这部武经圣典的主旨是为吴王谋取霸主的地位,辅王成霸,是王霸兵略。《孙子兵法》这部经典的核心是回答战争中如何克敌制胜的问题。《孙子兵法》十三篇,篇篇都围绕这个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自成一体的兵家谋略体系。这个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以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为认识前提,以先为不可胜为实力基础,以先胜后战、速战速决为作战方针,以因天因地、因敌制胜为根本原则,以人情之理为分析方法,以“利”、“害”为杠杆,通过兵家权谋解决诸侯问题;通过兵家权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己军的战斗力;通过兵家诡道,夺取战争的主动权,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从而达到辅王成霸的目的。本文只就孙武“以镒称铢”、“决积水于千仞”的“称胜”思想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孙武在《形篇》写到:“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古今中外的注家对这段话总体上的理解大同小异,但对字意的解释有若干差异,试分述如下:上文中的“法”,武经本和《十一家注孙子》在“法”字前有“兵”字,即“兵法”。汉简本无“兵”字,从之。“法”有多种解释。一是兵法;二是战法;三是用兵之法;四是军事上有五个范畴;五是兵法上,用五个步骤来估计胜利的可能性;六是基本原则有五条;七是兵法上有五项(一串相生,都是从地起算的)法则。笔者认可第七种说法。
“度”,一是释为度量土地幅员;二是计算长短的尺寸,这里指国土的大小;三是忖度、判断;四是计算,指计算双方国土面积的大小;五是衡量长短的尺寸,即尺度。笔者认为指度量双方国土幅员。
“量”,一是释为计量物质的资源;二是计算物产体积的升、斗等叫量,这里指物产(主要指粮秣)收获之丰硕;三是容纳的限度,这里指战场容量;四是容量,指根据面积大小,估量它有多少人力物力;五是估量、思量、丈量,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应该计量的有形的客观事物;六是计算体积的升、斗,调查敌我及其国家的租税、产品是多少?掌握粮食、金银、财宝和仓廪的虚实、深浅,这就是“量”。笔者认为指计量物产资源。
“数”,一是释为计算兵员多寡;二是数目的多寡,这里指户口、人口的多少,即可能征召和供养的兵力数量上之多寡;三是指敌对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数量;四是人力、物力的具体数目;五是指在拟制作战计划或进行战争时,凡可以用数量显示的与战争相关的各种问题,都应进行数量质量计算;六是指十、百、千、万的具体数目。笔者认可第一种解释。
“称”,一是释为衡量双方实力对比状况;二是称就是“衡”,衡量轻重的斤两叫衡,是指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含义似较衡广而深些,指上述“度”、“量”和“数”所构成的力量对比的轻重;三是比较敌我力量的优劣;四是指相符,合适,把上边提出的一些事情进行彼此的对比;五是称就是权衡,根据度量数加以综合、分析敌我双方的将帅的才能、度量的大小,判断其国家的有余和不足。笔者认可第一种说法。
“胜”,一是指双方优劣胜负之情状;二是指胜利的物质基础;三是胜是通过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看出胜利的可能性;四是胜是与这些因素紧密相关的。笔者认为是指胜负优劣。
“镒”和“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关于“镒”的换算有两种说法,一是二十两为“镒”,二是二十四两为“镒”;一两为二十四“铢”。“以镒称铢”就是四百八十或五百七十六比一,旨在表明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劣势。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众本中无“称”字,吴九龙的《孙子校释》根据汉简本增“称”字。其理由是,前面论及“称生胜”,接着论及“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所以再说“称胜”即表明,通过衡量对比而在实力上已经居于犹如“以镒称铢”那样绝对的优势地位。“民”指三军部众。“仞”是长度单位,有两种说法,一指七尺,二指八尺,“千仞”比喻极其高。“溪”指被阻塞得山涧的积水。
这段话译成白话,意思是:兵法上有五项(一串相生,都是从土地起算的)法则:一是土地面积的“度”,二是物产资源的“量”,三是兵员众寡的“数”,四是军力强弱的“称”,五是胜负优劣的“胜”。拥有的国土产生出了面积或大或小的“度”,“度”又产生出了物产和人口或多或少的“量”,“量”又产生出了兵员或众或寡的“数”,“数”又产生出了军力或强或弱的“称”,“称”又产生出了战争或胜或败的“胜”。所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好比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军事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是从万丈之高的山涧中决开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啊!
研究应用孙武“称胜”的思想,似应把握如下几点:
实力是克敌制胜之本。战争归根结底是拼实力。纵览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无一不是力量强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即使本来是弱小的一方,要最后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也是通过各种方略和途径,逐渐完成强弱优劣态势的转换,最后从总体上超过了最初力量强大的一方而实现的。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战争一般规律。尽管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最后依然僻处西南一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因为弱蜀汉与强曹魏实力之比,恰似“以铢称镒”,实在太过悬殊了。先秦时期僻处西北一陲的秦国,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最后统一山东六国,其关键就是依靠“农”“战”两手,始终不渝地把发展军事实力放在首要位置,打造出一支人见人怕的“虎狼之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可谓“以镒称铢”,水到渠成。伊拉克战争中,伊军的失败和美英联军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交战双方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实力对比的悬殊。“兵少不足卫,兵多民不胜其养”,这是治国理政需要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既是富国之路,又是强军之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正确有效地运用发挥军事实力。孙武在《形篇》不仅阐述了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还讲明了军事实力运用的原则和实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具体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兵若以镒称铢”,是孙武拟定的实力政策;“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即所谓“强攻而弱守”,是孙武对军事实力的战略运用;“修道而保法”,是孙武关于发展军事实力的基本原则;而“善战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不忒者,其措必胜,胜于已败者也”,则是孙武所追求的实现实力政策希望达到的上乘境界。孙武坚持认为,作战中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物质条件的优劣,军事实力的强弱,灵活机动地采取进攻和防守两种不同的作战样式,“以镒称铢”,“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来达到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孙武在《行军篇》还写道:“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意思是:打仗不在于兵力多就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虏。在这里,孙武言简意赅地分析把军事优势转化为胜势的条件,以及防止将军事优势变成包袱、受其所累的警告,令人信服、叹服!
发挥实力与注重谋略。孙武重视军事实力,把实力看作是运计设谋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很了不起的见解。当然,《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战略名著,通篇核心思想是以智谋攻、以智克敌,是充满大智慧的战争艺术。比如,在为将“智、信、仁、勇、严”的五德中,他把“智”排在第一位,足以看出他对智的重视和崇尚;他告诫为将者善驭奇正之变,善用虚实之术,造成以碫击卵、积水漂石之势,以致达到“微乎微乎”、“神乎神乎”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他认为“非圣不能用间”,“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同样强调只有圣哲、上智才能善用“五间”获取敌情。可惜的是,后世那些兵学理论家,重谋略而轻实力,“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孜孜以求的是“四两拨千斤”,似乎只要致力于几个“锦囊妙计”,便能成为抵挡千军万马的“常胜将军”,结果流露出轻视实力建设的思想,这无疑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其实,在孙武那里,注重谋略与发展实力是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是辩证的统一。实力是计谋之体,计谋是实力之用,体用和谐,方能克敌制胜。今天,我们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承继孙武的大智慧,既注重“富国强军”,又强调“英勇善战”,如同给老虎插上了双翅,必将进一步打造出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担当起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