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胜速胜贵在知胜——孙武的“制胜”观与信息时代的空天力量
张治平

    孙武的战争理论中,“制胜”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致人而不致于人”,在战争中利用各种手段去争取战争的主动权,是《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而支撑“制胜”思想的是“知胜”、“全胜”和“速胜”理论。“知胜”,即在战争前和战争中努力做到“知彼知己”,掌握从战略到战术各种层次的信息,为正确决策打下基础,以做到“百战不殆”;“全胜”,是“制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高境界;而取得“制胜”的最佳方式是“速胜”,即在必须一战的情况下,应力争“速胜”。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为孙武的“制胜”观和现代战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一方面,孙武的“知胜”观与现代战争的信息化主导观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军事力量为实现孙武的“全胜”、“速胜”思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在现代军事力量中,信息化的空天力量对于实现孙武的“制胜”思想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作用。
    一、信息化的空天感知网络为实现“知胜”提供了最佳手段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中流传最广的至理名言,也是孙武“制胜”观的基础。“知胜”的关键是“知”。只有“知”,才有可能“胜”。孙武的“知”有二层含义:一是“先知”。孙武认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的结果是为了“先知”,“先知”是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在“庙算”中,不仅要“先知”有关军事方面的情况,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种相关因素。只有通盘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才能在战争开始前就把握先机。二是“深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何“察”?孙武指出:“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即必须深入研究各种情况,进行缜密的计划。只有做到充分和彻底的“知”,其后的计划和行动才会正确。“知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知彼知己”,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有可能“百战不殆”。
    自孙武以来的军事家们,虽然都深刻认识到了“知”在战争中的极端重要性,但仅仅依靠人的视觉、听觉去消除“战争迷雾”以“知彼知己”,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自飞机进入战争领域之后,空中力量就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高度、速度优势,被率先应用于侦察行动之中,使人类的战争视野终于突破地面和目力的束缚而大大扩展,“知彼知己”的手段得到极大丰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后的战略情报80%是由航空侦察提供的,从天空获取信息成为“知胜”的重要方式。
    进入信息时代后,孙武的“知”成为“信息”的同义语,“知”也就成为一种战斗力和作战方式。航空航天空间是信息力、机动力和火力的最佳融合空间,是威慑力和实战力倍增的实验场。而由机械化蜕变为信息化、由空中化蜕变为空天一体化的现代空军,依靠其空间和平台优势,编织起空天一体的战场感知网络,成为最能体现信息化战争特征的战略军种,承担起了“知胜”的重要使命。第一,信息化的空天感知网络能够“先知”。现代的长航时侦察机和定位侦察卫星,能够全天候目不转睛地盯住敌方的军队、飞机、舰船等军事力量的调动、部署,以及核、生物、化学等敏感战略军事目标,敌方的一举一动难逃其“警惕的目光”,能够“早知”、“细知”。第二,信息化空天感知网络能够“广知”、“快知”。侦察机和卫星运动速度快,是现代所有侦察设备中获取情报范围最大和速度最快的手段。第三,信息化空天感知网络能够“深知”、“透知”。侦察飞机和卫星不但能侦察地球表面目标,还能侦察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目标,通过连续侦察和强大的分析和综合处理信息能力,可以达到“深知”的目的,为指挥员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四,信息化空天感知网络通过数据链把各种武器系统交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合一的作战体系。
    空天力量在“知胜”中的作用已在现代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来。从美国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看,每次都有大量卫星投入使用,多时达到上百颗,与空中预警指挥飞机、通信飞机以及地面的指挥控制系统构成高度融合的C4ISR系统,支撑整个作战行动。因此,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航空空间与航天空间的无缝衔接,信息时代的空天力量将在破除“战争迷雾”的“知胜”使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远程精确打击的空天作战体系为实现“全胜”提供了最佳力量
    “全胜”是孙武“制胜”观所追求的目标。在孙武的“全胜”思想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最高境界。孙武所主张的“必以全争于天下”,用今天的语言来解读,就是在战争中必须采取总体战略,军事手段应与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紧密配合,以追求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
    孙武的这一观念,是他对战争胜负的深层次理解。“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战争形态,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实现手段和方式。在以冷兵器为主要战争手段的漫长历史时期,“不战而屈人之兵”主要表现为政治、军事决策者通过谋略及政治联盟等手段,达到维持有利的安全形势,不战或小战、少战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目的。但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外战争史中,“全胜”,特别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的战例并不多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支能从全局上对敌国实施有效威慑和能够全纵深彻底打垮对手的军事力量。
    高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军事变革和催生新的作战力量,军事力量的作战能力随之增强。同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政治和军事战略格局的变化,战争的方式和目的发生了变化,孙武所处时代的攻城略地式的战争方式已很难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军事行动成为直接传达政治意图、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其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有限的打击而“屈人之兵”。因此,在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环境中,孙武的“全胜”思想才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孙武“制胜”观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的“不战”,虽是不经过战场上的残酷战斗,但要“屈人之兵”,则必须在政治决策者、军队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经过激烈的较量才能达到。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当今时代,战争不再以歼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从精神上瘫痪敌方,交战双方的焦点已从打击和摧毁敌方军事系统向攻击对方的认知系统和决策者的意志转变。孙武时代以谋略为核心手段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观,在信息时代则表现为“基于效果的作战”。而信息化条件下的空天力量适应了信息化战争“基于效果的作战”的要求,成为实现信息时代“全胜”的最佳手段。
    信息化现代空天力量,一次打击可以摧毁敌方大量的战略目标,其“以镒称铢”的强大威力,足以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之势,可有效传递政治信息,给对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威加于敌”,慑止危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当空天威慑不能达到目的时,在天基信息支援下,空中远程力量通过“斩首”行动和对敏感目标的“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实现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敌人较强大时,通过对敌国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实施空中高强度、大规模的精确打击,不断摧毁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敏感设施,摧毁敌国的政治、经济、心理底线,迫使其屈从己方意志。
    孙武的“全胜”思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本上是军事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当代信息化战争中,由于空天力量具备“全胜”能力,无疑大大增加了实现“全胜”的可能性,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提供了最佳手段。
    三、快速灵活的空天作战行动为实现“速胜”提供了最佳作战方式
    在孙武的“制胜”观中,“速胜”具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孙武“制胜”于敌的最佳途径。孙武之所以特别强调“速胜”,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他认为:“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进而,孙武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
    几千年的战争史告诉我们,孙武所追求的“速胜”,在实践中却常常演化为旷日持久。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的军事力量不具备“速胜”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战争,其特征是对战场信息的快速感知和使用。针对信息化战争的这一特性,美国军方提出了“网络中心战”这一新的军事概念,即将作战所需的各种侦察、通信、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联系为一个整体,把信息优势转变为作战优势,以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现代空天力量,以其所特有的属性,在以“信息制胜”为特征的“网络中心战”中成为主导性的力量,空天一体作战成为取得“速胜”的基本形式,其主要原因:
    一是空天一体作战实施的是精确打击现代空中打击力量,在空天感知网络的支持下,其精确打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已能够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的点状打击。l967年,在越南战争中,为炸毁杜梅大桥,美国先后进行过64次一定规模的空中轰炸,损失8架飞机也没能成功。到1972年,仅使用数枚刚研制成功不久的激光制导炸弹就摧毁了该目标。目前,空中打击的命中精度已达到最小圆概率偏差1米以内,对地面目标可达到“发现即摧毁”。因此,依靠空中力量对敌方的关键节点,如敌人的政治经济中心、交通与通信枢纽、军事基地、军队和国家领导人的住所等进行精确的空中打击,能迅速破坏敌方的整体社会秩序,使得战争效率提高,战争进程加快。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的空中力量,在“信息力和机动力”聚合的同时,将空天火力资源高度优化,构成“快速决定性”精确打击,这已成为新的战争理念和新的作战样式。
    二是现代空天力量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方面,现代空中力量能超越自然障碍和地面军事力量形成的界限,直接对敌方核心目标进行全纵深的打击;另一方面,现代空中力量所具备的打击能力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足以达到严重损害敌方国力、军力和民心的程度。此外,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等对于电子设备、电力设备等目标有着较强的破坏作用。同时,信息化的空天力量还具有超越其他军种的快速反应能力,能在全球范围快速机动。实时的感知系统和精确打击能力,使信息化局部战争的作战节奏大大加快。
    三是现代空中力量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控性。非接触、非对称的空中打击,既可以在空地(海)联合作战中应用以加速战争的进程,又能在特定条件下单独使用,直接达成特定的战略目的。空中作战规模可大可小,进程可快可缓,程度可紧可松,部署、展开、打击和回撤均可快速有效地进行。由于诸军兵种一体化的空中力量具有以“外科手术式”打击对方特定军事、政治目标的高度灵活性,而且通过对敌敏感部位突然、短促的打击,能够引起对方军政系统的结构性震荡,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而常常成为首要甚至是唯一选择使用的力量。这类战争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多带有“政治仗”、“外交仗”的性质,直接与国家根本利益和安全战略紧密相连;空袭行动融政治、军事、经济于一体,集战略、战役、战术于一身,既能一举达成作战目的,又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战略效果。
    信息时代的空天力量最鲜明的特征是,可以超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障碍,对敌方核心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从而为战争指导者提供目的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战争手段,使战争不仅能够“拙速”,而且能够“巧速”,可以达成孙武所说的“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战”。可以说,正是信息化的空天力量的快速发展,使得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两次世界大战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重要局部战争,持续时间都在数年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空中作战为主导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具有速决战争的性质。其中,几次外科手术式空袭,持续时间只有数小时,真正作战时间甚至仅用了数分钟。中大规模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只有数十天,海湾战争持续42天,科索沃战争持续78天,战争进程有了数量级上的减少。总之,以空天力量为主导的、多维战场一体化的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时代军事强国应付局部战争和冲突,达成“速胜”的最佳方式。
 

打印】 【关闭